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民俗文化

榆林市十大民俗文化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传统的老秧歌、神会秧歌中保存着“起场”、“谒庙……[详细]
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系流行于中国陕西北部榆林市城区内的一种带乐器伴奏的坐唱。它其所以为陕北民间音乐的一支奇葩。是与自己特有的风格和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榆林小曲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它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榆林,地处古河套文化和匈奴文化交融地带。赵汉时期。这里已是陕北的文化中心,但由于历代羌、胡、突厥等少数民族迁徙频繁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使这里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据《榆林府志》载:自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建立卫城。大量移民塞边。榆林便成为我国九边重镇之一,常年屯驻重兵。到榆林做官的外省籍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从浙江一带来榆林做官的,先后占了外籍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此地民间至今流行一种说法,叫南官北座)。各地人才的汇聚,促成了各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艺术新品种。……[详细]
靖边信天游
  靖边信天游是广泛流传在陕西省靖边地区这块土地上的汉族民歌,当地群众称之为“山曲儿”顺天游。靖边信天游语言质仆,曲调优美感人,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是人们喜爱的的民间音乐形式,因而经久不衰。世代传唱,并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信天游,是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田园文化自然交融的最直白、最简洁的表达形式。靖边信天游发祥于于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古夏州——靖边—带,并主要流行陕北地区。靖边信天游就是草原游牧文化中的“游”与农耕田园文化中的“天”的自然默契与交融。靖边信天游就是信天而游——即兴演唱,无拘无柬,张口就来。靖边人称信天游是“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歌中所唱的内容都是劳动人民自己的生活,它叙事、抒情、逗趣、调侃,即景即情,随心随性。传统的信天游中描写离愁别怨、男欢女爱的篇幅较大……[详细]
白云山道教音乐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音乐之一,白云山道教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即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是以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白云山道教音乐,并成为道教音乐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白云山道教音乐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等,持陕西布政使司贴来白云山总理教务,首次把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传到白云山,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双重成份,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清康熙年间,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广集名山道乐,因而,白云山道教音乐又具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道士们吸收佛教、晋剧、唢呐、民歌中的曲调和技巧,形成了以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为主的独具特色……[详细]
神木酒曲
  神木酒曲,主要流行于陕北地区,是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唱的一种民间歌曲,并且和群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酒就有曲,无曲不饮酒,无曲不成宴,已形成这里的饮酒习俗和一种文化特色,伴随着这种习俗而产生的神木酒曲更是当地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省的神木县自古就有饮酒的习俗,这是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的。其一,这里属于北地边关,气候寒冷,人们常常用酒来御寒,所以饮酒的习俗就流传开来。家里来了客人或是亲友相聚,都少不了饮上几盅。其二,历史上神木属于边塞军事重镇,唐未五代时期特别是北宋时期,这里一直是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争夺的焦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为了抵御外敌,神木籍抗辽英雄杨家将带领当地群众与外敌展开了英勇的战斗。面对战争带来的死亡和饥饿,人们为了鼓劲壮胆,把酒作为壮胆的兴奋剂,大碗……[详细]
定边道情皮影戏
  定边道情皮影戏是皮影戏、道情曲的总称,主要流传于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道情皮影戏的结构分演唱、道白和耍线子。演唱即道情唱腔,有开板随子、观音慢板、观音尖板、伤音慢板、伤音尖板、还阳板、气死板、伤音九莲花、观音九莲花、伤音菩萨记等。每段唱腔尾声为“麻簧”(伴奏乐队用“啊、哎”衬词合唱“麻簧”),一般两句词一个“麻簧”。道白以定边方言为主定边方言。耍线子又称“前台”,即操作皮影(俗称“皮娃娃”)表演。定边道情皮影戏是集皮影表演(耍线子)与道情演唱为一体的汉族戏曲综合艺术,定边道情皮影戏剧目主要以历史剧为多,传统剧目有《分宫楼》《乾坤镜》《黑刀记》《昭君和番》《绣龙袍》等,表演内容主要描写“0臣害忠良,相公找姑娘”。定边道情皮影戏以其高亢、激昂、婉转、热闹、感染力强,深受群众喜爱,是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详细]
转九曲“偷灯儿”
  转九曲“偷灯儿”九曲也称灯场,转九曲称转灯儿。转灯儿可以转换运气、消灾祛病,早生贵子。所以感觉运气不顺、病魔缠身的、新婚夫妻和久婚不育的都要转灯儿。而求子女的转完端一盏灯儿回家,预示将儿女带回家。端个头灯儿则更保险,等于菩萨将今年的第一个“准生证”发给你。端灯儿也叫“偷灯”。转灯儿讲究转圆,一是指转灯儿的人前面的已经转完出了彩门,后面的还在进门,沿续不断,灯场内没有空隙。站在高处观灯,锣鼓家什通天响,灯火阑珊,人影穿梭往来,十分壮观,令人心旷神怡。二是指最后一个转灯儿的人出了彩门,所有的灯都亮着。灯儿转圆,预示着该村世事安稳、人口平安、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收年。所以,转灯儿时都要安排专人照看灯,一是防止灯儿没转完就有人端,二是灯被风吹灭或灯罩被燃,要立即点燃或更换灯罩。“偷灯儿”者都想端一个……[详细]
横山老腰鼓
  横山老腰鼓广泛流传于陕西省横山县各乡镇村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深受陕北群众喜爱,有“腰鼓正宗窝子”之美称。横山老腰鼓倾注着汉族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尽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现在,衡山老腰鼓也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横山老腰鼓在横山流传颇广,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俗舞蹈形式。它产生的具体年代,至今未见史籍详细记载,据横山文化馆调查及部分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推测,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其一,基于横山地处陕西北部边缘,与鄂尔多斯部的乌审旗相连,自古就是兵家逐鹿的地方。相传最早戍守长城的军士,身戴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一传十,十传百,以此传递消息。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作战……[详细]
吴堡水船
  陕北“吴堡水船”始于明代,流传至今,它集秧歌、戏剧、小品、快板、顺口溜、唢呐吹奏乐、击乐为一体,是吴堡县境内春节文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并做为一个独立节目存在。整场节目的表演时限一般在2小时左右,表演时间固定在晚间,表演地点设在广场。陕北“吴堡水船”的固定人物有老艄(1—2人)、小艄(1--2人),乘船女(1--2人),非固定人物一般有老婆、张公背张婆等。使用导具有彩船(1--2只)、浆板(1---2条)。使用器乐有大鼓、大钗(最少一对)、铜锣(最少一面)、小钗、唢呐(2只)。整场节目的幕后工作比较艰辛,有编剧、导演,还有导具制作及广场灯光设制等。陕北“吴堡水船”的起源与吴堡秧歌的形成息息相关。明代实行屯军制,在榆林这九边之一重地的屯军户多是江淮一带人,他们……[详细]
清涧道情
  清涧是陕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乡”。清涧道情在陕西陕北地区一直以广场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汉族民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何为道情呢?相传在唐宋时,道教在陕北一带盛行,道人们以道学为意创音谱曲,作出了一种用于宣传道家学说的演奏乐曲,叫做道曲,并制作了与之相应的渔鼓和简板等伴奏乐器。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又将历史故事、神仙鬼话编成各种曲种,这一来果然被众人广为传唱。人们将这道曲与酒曲、爬山调以及哭死人调进行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道情”。道情原名“黄冠体”,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道曲(经韵)吸引了词调曲,演变为民间演唱的新经韵即道歌,道歌分为诗赞体说唱道情和曲牌体说唱道情。清涧道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清涧道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世的萌发期;唐至宋代道情演唱由清唱……[详细]

全部榆林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