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靖边县

靖边信天游

靖边信天游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靖边信天游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靖边信天游是广泛流传在陕西省靖边地区这块土地上的汉族民歌,当地群众称之为“山曲儿”顺天游。靖边信天游语言质仆,曲调优美感人,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是人们喜爱的的民间音乐形式,因而经久不衰。世代传唱,并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信天游,是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田园文化自然交融的最直白、最简洁的表达形式。靖边信天游发祥于于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古夏州——靖边—带,并主要流行陕北地区。靖边信天游就是草原游牧文化中的“游”与农耕田园文化中的“天”的自然默契与交融。

靖边信天游就是信天而游——即兴演唱,无拘无柬,张口就来。靖边人称信天游是“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歌中所唱的内容都是劳动人民自己的生活,它叙事、抒情、逗趣、调侃,即景即情,随心随性。传统的信天游中描写离愁别怨、男欢女爱的篇幅较大,也有反映劳苦人民苦难生活等内容的。描写黄土儿女苦难牛活的有《牧羊歌》、《卖草鞋》《老天爷杀人不眨眼》《揽工调》《我妈妈生我苦命人》《黄土地上笑来黄土地上哭》等;描述封建礼教和买卖婚姻等方面的内容有《童养媳》《媳妇受折磨》《葱花花》《竹篮打水两头空》《行打立骂罪受尽》《我妈妈卖我没商量》《个三上订亲十四上迎》等;反映男女爱情的有《探不上拉话笑一面》《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人人都说咱俩好》《大红果子剥皮皮》《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羊肚子手巾三道道兰》《交朋友要交十七八》《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盒子枪打死也不后悔》《兰花花》《赶牲灵》《脚肤调》等等;另外还有辗场吆牛调、打夯号子、敬酒酒曲儿等,内容特别丰富。20纪初,陕北这块土地上闹红时,随之产生了像《刘志丹打镇靖》《天心顺》《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当红军哥哥回来了》《你当红军我宣传》《0来了跟上走》《太阳出来满山红》《寻汉要寻八路军》等—批红色歌谣,为宣传革命做出了贡献。

靖边信天游曲调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气息悠长,空间感很强的山野之歌;另一种是音调委婉、节奏较完整,略带小调性质的曲调。但和歌词一样,都以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为基本结构形式。歌词以—匕字句“一二、三四、五六七”为基本结构,也有五字句“—、二、三四、五”和十字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句式。演唱方面,信天游以清唱为主,山野之歌不受舞台、伴奏等条件限制,歌者以大自然为舞台,兴之所至,尽情抒发,或婉转秀丽,或高亢入云,悠扬悦耳的歌声与天地相共鸣,在山光水涧间回荡。它可独唱、对唱,还可接下音(补充式伴唱)。

靖边信天游是陕北地区汉族民歌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魅力的—支瑰丽花朵,可称之为王中之王,名扬中外。它是陕北文化的灵魂,是黄土地的绝唱,是穷苦劳动人众感情的渊薮,是每一个黄土地人生命的精神支柱,其特征如下:

一、结构简朴。靖边信天游的歌词—般上下两句为一节,上句比兴,下句陈述要反映的真实内容。

二、内容丰富。靖边信天游唱劳动,唱苦难,唱爱情,唱山,唱水,唱自由。

三、调式集中。靖边信天游的调式结构与歌词一样,一般上下两句为一段,而多段反复,在五声调试中以“商”“征”、“羽”为主要调式。

四、旋律优美。靖边信天游的旋律走向自由,音域宽广,高亢奔放,优美动听。

五、演唱自由。靖边信天游演唱者触景生情,即兴演唱无拘无柬,张口就唱,顺天而游。

六、演唱形式多样。靖边信天游有独唱、对唱、合唱加伴唱等多种形式,不受条件限制,有无舞台,有无伴奏,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都可以尽情演唱。

七、群众性广泛。靖边信天游贴近生活,易学易唱,不分男女老少,张口就唱,便于流传。

靖边信天游曲调高亢悠扬,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神优美,信天所唱,满天飘游,比喻贴切、情景交融,排比有序,有驰有张,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回味无穷,而且是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编的是地道事,唱的是地道昧,听起来更感觉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信天游一唱,冲散了听众的烦恼与忧愁,它必然带来群众的喜闻乐见,它贴近生活,易学易唱,不分男女老少,张口就唱,便于流传。在靖边可以说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人不歌。它能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因而是靖边县汉族劳动人民文化生活不少重要部分。


下一篇:秦汉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