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民俗文化

赣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兴国山歌
  兴国,地处赣南的将军摇篮,又被誉为“山歌之乡”。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兴国人常用山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当地至今流传一首歌谣:“会唱山歌歌驳歌,会织绫罗梭对梭。罗隐秀才造歌本,一句妹来一句哥。”诉说了兴国山歌的久远历史。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它由唐末诗人罗隐所创。史料中还有太上隐者,山都木客舞唱鼓吹的的记载,苏东坡还为之赋诗“山中木客解吟诗”。山歌本是山民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进入两宋时期,“跳觋”从闽西流传到兴国。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法师们把兴国山歌引入“跳觋”,使它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法事活动,一部分是娱乐,也就是唱山歌。逐步地,兴国山歌的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出现人物、情节、故事、表演,随之出现有男有女的觋公、觋婆(男扮女装),也逐渐深入到庙会、婚嫁、建房、祝……[详细]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在九龙茶山,茶农们为了解除劳作的辛苦,为了传递相互的情感和信息,而引吭高歌;茶农们还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于是,“采茶歌”“采茶灯”便应运而生。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至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已形成了一个有行当、有独特表演风格、有音乐特点的地方剧种,而且还有职业的班社,并先后传至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台湾等地。到解放初期,赣南采茶戏已有传统剧目百余个,有的已失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俗称“四大金刚”的四出大戏:《四姐反情……[详细]
于都唢呐公婆吹
  唢呐,是一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管弦乐器,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壮气氛。然而,在赣南各县市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据统计,于都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是一个乡乡有唢呐队,村村有唢呐手,常常能听到唢呐声的“唢呐艺术之乡”(1993年江西省文化厅已授予于都县该称号)。于都唢呐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于都民间便“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于都人称唢呐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其乐器以扁鼓和唢呐为主,配以锣、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详细]
石城灯会
  石城灯会,即石城客家灯彩,上溯南唐就已开始在民间盛行,距今已历千余年。相传,远古时代,黄帝有一条神龙即应龙黄,有蓄水行雨的本领。在黄帝和蚩尤、夸父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因不受重用,一气之下来到南方山泽洼地居住,主宰降雨。后每逢遇到干旱之年,百姓就祈求于它,便用稻草扎成应龙,谓之“秆龙灯”,到田头地角舞动,以求降雨除灾,这就是石城最早的龙灯雏形。灯会是客家人的重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现象。古谚云:“中原灯形客家神,舞灯敬神祭祖恩,身背宗牌闯天下,千年做客灯伴行。”凡有客家人的地方,便有灯彩文化。石城方言中,因灯、丁同音,舞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庆祝吉祥,把希望和愿望寄托于神灵之意。每逢正月初一起,民间一些舞灯爱好者便自发组织舞灯活动,制作各式灯具,游村串户舞灯为戏,直至元宵“谢灯”为止。石城灯会表……[详细]
南乡大堂音乐
  安远县孔田镇,古称太平堡。宋乾道四年建东林寺。几经兴废,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于孔田镇上官村再次重建东林寺。东林寺是安远南片最大的寺庙,当时寺内和尚十多人,吹鼓手多人相配套。1952年,东林寺遭火烧毁,和尚四处流散,吹鼓手多为本地人,回家为婚丧喜事吹奏佛教音乐,受民乐的影响,后形成安远南乡民间大堂音乐,有10支曲牌,俗称“十大调”。据考,全国各地均无此乐。南乡民间大堂音乐始于孔田镇,以孔田镇为中心,流传到周边区域。此乐以唢呐为主,多种弦乐和弹拨乐为辅的民间吹奏乐。现留传下来的只有10首曲牌:1、阴反阳2、倒水莲3、蜻蜓点水4、随手调5、鸦鹊过排6、四大金刚7、赐喜8、三金殿9、普天乐10、乱弹山。……[详细]
东河戏
  东河戏(第四批国家级)东河戏,发源于江西赣江源头章、贡二水交汇处的赣县东河流域,故而得名。大约于明代中叶,赣东北的弋阳腔传至赣南农村,出现清唱弋阳腔高腔的坐堂班。清初产生了演弋阳腔连台大戏为主的高腔玉合班,清康熙兴国县令张尚媛《六言诗》注曰:“里人演剧,十日或十二日一本者为大戏。”大戏者,当即指此。清顺治十一年,又由赣县商贾带回的苏州艺人组建了家族昆腔班,取名凝秀班。康熙二十四年,游客钟元弦于赣州域里看了《邯郸记》,并写下《客邸招饮观黄粱剧》诗句记叙。明末清初,高昆两班活跃于赣县、兴国各地。清康、乾间,邻地的宜黄腔和北方秦腔、梆子乱弹腔开始传入赣南,继有西皮调从广西传进,至此,一个兼唱高腔、昆腔和皮黄乱弹诸腔的地方剧种便逐渐成熟而最后定型。东河戏的剧目,高腔至今保存了明代弋阳腔连台大戏《目连……[详细]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第四批国家级)赣南客家围屋是整个客家民居的母体,而龙南至今保存着的376座形态各异的客家围屋最具代表性,其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被称作是客家特色民居文化的代表。尤其是,龙南客家围屋因形制、防御功能的别具一格,因构造艺术的超凡脱俗,因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博采众长等诸多宝贵的营造技艺,而成为不可多得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赣南地区扼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为南北交通要冲,“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江湖枢键,岭峤咽喉”,山间盆地较大较多,盆地内地平土沃,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使赣南客家围屋在选址和形制上有着闽西土楼不可比拟的显著特点,在防御功能、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更是独具特色。龙南客家围屋形态丰富多元,尺度变化跨度极大,有国字型、口子型、回字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详细]
匾额习俗(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第四批国家级)会昌匾额源于传统的祠堂建筑。祠堂内祖先牌位、某某堂号和祠堂内悬挂的功名匾、寿匾等匾额。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以来,会昌县就有悬挂匾额的习俗。会昌匾额凝聚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寓意深邃、作用独特等鲜明的特点,体现了会昌客家民俗追根寻源、崇文重教、积极入世的文化特质。会昌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在祠堂内挂匾额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如《会昌县萧氏宗祠管理章程》规定,在萧氏宗祠挂匾,必须符合条件,由本人须向宗祠理事会提出申请,理事会审核后,由理事会定制匾额(经费由申请者负责)。会昌匾额挂匾必须按照既定的民俗仪式进行,主要有:申请、定匾、择吉日良辰、游匾、祭匾、揭匾、挂匾、办酒席等程序。在会昌,民间宗……[详细]
赣县田村花灯制作技艺
  赣县田村花灯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田村花灯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盛于宋,鼎于明清。田村花灯秉承了中原灯彩艺术之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艺人的实践创作,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染片、硬化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当时是客家先民在节日喜庆的一种形式,其源流可追溯到汉代。皇宫和一些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便在自家门口挂上几盏宫灯,借以炫耀门楣。后来民间的有钱之人也竞相仿效。田村花灯的品种繁多,别具特色。最早的是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后逐步发展了花篮灯,风景人物戏曲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多种类型花灯。田村花灯发展鼎盛时期可分为“宫灯式、花瓶灯、楼阁式、花篮式、古亭式、牌坊式、象……[详细]
龙南杨村米酒酿造技艺
  龙南杨村米酒酿造技艺(第三批省级)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地处九连山脉,位于龙南县西南部,距县城57公里,南与广东连平县交界。是龙南县边远山区乡镇。杨村米酒,远近闻名,在客家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十九届世客会指定米酒。客家人将中原地区的习俗带之南方,并结合当地习俗,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民俗,而客家民俗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杨村米酒。杨村米酒在杨村人中家家户户都会酿造,其酿造技艺既简单又复杂繁琐。一是家家都会,二是原料只有廉价的糯米,水加酒曲而已;但糯米品种,酒曲的选择,气温高低,水的取用,器物和酿造人的干净,甚至一个人的勤劳与否等诸多因素都可以决定一缸酒酿出后的味道和质量,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可以酿出一缸上等的米酒。杨村米酒是用糯米、水和酒曲作原料的,酿造出来的米酒清香、味正、甘醇。具有活……[详细]

全部赣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