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丽水市民俗文化

丽水市十大民俗文化

畲族民歌
  畲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闽东、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有悠久的历史。“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用作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元代以来,“畲民”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籍。最迟在7世纪,畲族就已经定居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唱山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歌俗主要有拦路情歌、来客“比肚才”、“做表姐”、“做亲家伯”等。歌会主要有农历四月“分龙节”在福安穆阳一带苏堤山的牛石岗歌会……[详细]
2、凳花
凳花
  菇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浙西南山区龙泉、庆元、景宁的深山老林里,以种菇为生,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每年都要进入异地他乡的密林种菇,来年又把香菇运出山寮,在长期劳作与特定的环境里,他们为了自身防卫,练就了一套独特的防身之术——凳花。所谓凳花,即以常见的板凳为器械的武术套路,由于板凳在舞动时,凳风骤起,雄浑有力,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飘逸酒脱的舞蹈性,一个动作似为一朵花,故名。凳花共有三个半招式,第一招:众位莫怪;第二招:半天隔月;第三招:踏枪,进枪;最后半招:天烂地扎。所以凳花表演时又称“三式半凳花”。连续表演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可谓:三尺板凳在手起凳花,苦练,轻如鸿雁落平沙,防身,怀中抱月腾空起,凳花,护佑菇民平安回家。……[详细]
松阳高腔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属单声腔剧种。由于松阳县玉岩镇的白沙岗高腔班演出松阳高腔从未间断,在这一声腔的传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阳高腔又被称作“白沙岗之土调”,当地人则称为“高腔”。它起始于明代,以松阳地方杂剧为主,吸收昆腔等外来声腔的艺术因素而最终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松阳高腔现在主要流行于以松阳为中心的浙西南农村地区,远及闽、赣、皖等地。松阳高腔的演出保留了戏曲的原始状态,具有曲调优美、样式质朴的特点。它的唱腔属曲牌连缀体,但演唱时句式、词格可根据需要而随意变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衬词,并以高八度假嗓帮腔,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松阳高腔采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统中较为特别的一种,乐器包括板、鼓、笛、唢呐、二……[详细]
处州乱弹
  处州乱弹流行于浙江丽水一带。丽水为旧处州治所,故称“处州乱弹”。清中叶前后曾盛行。主要腔调唱三五七和二凡。曾受徽剧较多影响。传统剧目有《十四夫人》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者,表演和唱腔与婺剧中的乱弹基本相同。处州乱弹起始于晚清,距今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古时,丽水称处州,所辖丽水、庆元、龙泉、云和、景宁、遂昌、松阳、宣平(今武义县柳城)、缙云、青田县、丽水是府台所在地,也称处州府。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处州乱弹戏班相继在丽水盛行,有小山班(以大港头镇小山村为主)、石牛班(以碧湖镇石牛村为主)、丽云班(即现大港头,原为丽云区)等民间戏班组织,分别在松阳县、碧湖镇、大港头镇、云和县、水阁镇以及双黄乡等地演出。演出剧目有90余本之多,大致有:“辕门斩子”、“徐庶归家”、“北湖祭旗”、“马城遇主”等,……[详细]
5、问凳
问凳
  问凳是流传浙江一带畲族民间早期的宗教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畲族民间体育活动。今年被列位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上古时代,人们处于愚昧时期,身染疾病,家受灾难,以“问凳”方式祈求神灵保佑,以期待消灾灭邪保全安宁。它的设置是在一个高1.2米的三脚架上,横套一根长4米许,直径为10CM的钢管,钢管两头分别焊着高30、40CM的铁板(30CM为靠背,40CM为握手)中间焊接着一块宽约20CM的铁板作座位,形似翘翘板的体育用具。两端各坐一人,上下翘动,同时左右旋转,边问边答,告知除病消灾的方法,因此被称为“问凳”。……[详细]
上宕功夫
  上宕功夫因地而得名,上宕村位于缙云县东部。据明永乐《五云有时氏宗谱》记载:自缙云胡氏始祖迁祖胡森公,为宋朝东南第一正将。第三代太公胡渊为宋武节大夫,镇守河南,战功卓著,誉播乡里,朝廷曾授予“护国功臣”大匾。胡渊告老还乡以后立下族规,要求后代人人习武,代代相传。上宕功夫所使用的器械,为硬木棍,一般竖放时与人眉毛等高,称“齐眉棍”。上宕功夫的棍法种类繁多,有“一枝香”、“手连步”、“头路”、“二路”、“七连步”等,其中以“一支香”最为有名,棍路招式多变,攻守自如,成为该村的看家绝活。上宕人为深得“一支香”精髓,使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等熟练后,要在夜间关灯演习。演习时,在中堂点上一柱佛香,置与膝盖齐高处,当练到第18式时,以将香火捅灭,以不伤香杆才算练好,“一支香”名称也由此而来。……[详细]
赶野猪
  赶野猪是景宁县畲族一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并流传的。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历史上,畲族人大部份生活在大山中,靠务农为生,主要种植蕃薯、大豆、玉米等作物。大山里野兽较多,尤其是野猪,对农作物破坏力最大,因此,野猪是畲民们的心腹大患,于是,有组织的进行赶野猪成了畲民们的一项重要活动。为了更好地达到驱赶效果,畲民在平时就训练赶野猪的方法与技巧,畲民们以竹子编成圆球当野猪,用木棍当土铳,分为两队,争相追打“野猪”,经过发展,逐步演变成了畲族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其战术丰富,对抗激烈,通过竞技有效提高了畲民的速度、耐力、灵敏程度和团结互助的协作能力。此项目曾参加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动动会,获得二等奖。……[详细]
操石磉
  操石磉是景宁畲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内涵。操石磉即用脚踩滚石块(石磉)进行竞赛,先用石块大多扁圆、底面光滑,大的可达数百斤,小则几斤、几十斤,以人力大小而定,一般在村、街的石道上进行。少年组多为两人一组,由一人在另一人背后挽其背、胸,让其双脚稳踩石磉,斜挺腰杆,然后合力推动石磉前进;青壮年组为三、四人一组,其中一人“健杆”,另两或三人抬杠子平胯,让“健杆”仰面斜挺,双脚踩石,伸腿挺腰,把稳方向,将百斤或数百斤重的石磉快速向前推进。快速向前的叫“炒豆”,慢慢游的叫“熬油”,两组相向而动、让石磉猛烈碰撞的叫“对磉”。“对磉”时如果被挤至街道一边就为输。1996年9月,操石磉被推荐为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详细]
瓯江帆船制作技艺
  云和瓯江帆船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瓯江沿岸的造船业和水上运输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创造了瓯江帆船,并孕育了淳朴深厚的船帮文化。据《云和县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瓯江上游就有木帆船通行。浙江省档案馆有记载:民国初期,“瓯江船只8000艘,每日到达永嘉终点船只平均250艘”。云和沿江的赤石、龙门、紧水滩、石浦等众多村落都有着悠久的帆船制造历史。一条木帆船的制作完成,要经过设计、制材、木工、漆工等多道繁复的工序,精湛的木作技艺渗透在每一道工序中。瓯江上游滩多水急的特殊地理环境因素,造就了瓯江帆船特殊的结构和造型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瓯江帆船,其船体两头尖,呈木梭形,在整个瓯江流域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麻雀船”、“舴艋船”,独特的风帆设计更是体现了其技艺上的成就。瓯江帆船作为一种与瓯江沿岸人们息息相……[详细]
黑陶烧制技艺
  有着1700多年建县史的遂昌,境内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据史书记载,遂昌夏、商、周三代时属吴,春秋、战国时属越姑蔑,秦时属会稽郡太末县,西汉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太末县,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孙权分太末县南部地始置遂昌县,后虽几经变动却未再更改。黑陶是新石器晚期浪渚文化和好川文化的宝贵遗物,是东方陶瓷艺术的瑰宝。黑陶文化深受华夏民族“良渚文化”和“好川文化”的影响,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的黑陶文化是影响早期中国思想内涵及文化体系形成的伟大因素,起着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造型艺术,以它固有的风采和神奇的魅力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展示着我们祖先杰出的创造才华与伟大的艺术感知。它以历史底蕴深厚……[详细]

全部丽水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