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民俗文化

淮安市十大民俗文化

1、淮剧
淮剧
  淮剧,亦称江淮戏,起源于盐城、淮安等区域,流行于上海、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在苏北民间小戏香火戏的基础上,结合门叹词等民间说唱,于清末民初在上海徽班的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戏剧形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淮剧唱腔音乐以铿锵豪放、优美质朴著称,曲调包括【淮调】【拉调】【自由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淮安地区因方言原因,其【淮调】相比于盐城、建湖的语言声调【下河调】偏高稍硬,且更为粗犷高亢,形成了西路淮剧与东路淮剧的区别。淮剧生、旦、净、丑角色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表演程式完备。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号称“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武戏则是西路淮剧的一大特色,武打技艺受徽剧影响较深,劈叉、倒立、乌龙搅柱等动作堪称一绝。传统剧目有《白虎堂》《十一郎》《武松》《寇准背靴》《……[详细]
盱眙面塑
  面塑,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面塑艺术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记载,汉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了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的习俗。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0 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清代,出现了以做面人为生的手艺人,到了今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存着面人制作的手艺和习俗,盱眙县的面塑技艺传承亦较好。基本内容与特点面塑一般分为观赏的面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礼馍)。用于观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详细]
高沟酒酿造技艺
  蒸馏酒酿造技艺扩展(高沟酒酿造技艺)历史沿革高沟酿酒,始于西汉。《高沟镇志》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于高沟一带,曾到高沟酒坊喝酒压惊,并留下了“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的古风。立朝后,他又派人取酒高沟宴请文武,并列之为贡品,于是高沟酒驰名中原。可见在汉初,高沟就已有了上规模的酿酒业。到了明代,随着商业的长足发展,曾有七省商人云集高沟建立会馆,其中多与酒业经营有关。当时高沟镇有酿酒糟坊数十家,芳香浓郁的高沟酒沿淮河源源流向南京、扬州、开封、杭州、九江等地。长春糟坊写于嘉庆年间的“近销淮北行千里,远及湖广畅九江”的对联,反映了高沟酒兴旺发达、名噪一时的产销盛况。至清末民初,高沟糟坊发展到8大家,即天泉、裕源、公兴、涌泉、钜源、广泉、源盛、长春8大糟坊。1944年,中共涟水县委用500元党费在高沟……[详细]
“淮点三绝”制作技艺
  “淮点三绝”制作技艺,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淮点三绝”是对淮扬菜系面点中淮安汤包、淮饺和烫面饺三种面点的统称。淮扬面点始于秦汉之际,而作为小吃的出现不晚于隋唐之时。明代,淮扬面点、小吃的品种很多。清代,淮扬面点、小吃发展迅速,技艺更精,影响更大。据《随园食单》、《扬州画舫录》等书记载,当时淮扬地区著名面点、小吃有小馄饨、灌汤包、烧卖、淮饺、甑儿糕等。而最为著名的淮安汤包、淮饺、烫面饺则被誉为“淮点三绝”。基本内容及重要价值“淮点三绝”作为淮扬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面点的巅峰之作,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风味佳美闻名于世,每种面点都各有……[详细]
陈桥花船舞
  花船舞(陈桥花船舞),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扩展项目。​​​​​​​历史沿革花船,又称“荡湖船”、“旱船”。在金湖县陈桥地区流传已有4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百姓用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邪避灾。民国年间,花船表演已是民俗节日、庙会上的主流节目,并一直沿袭至今。目前金湖县陈桥的花船舞在金湖各乡镇及洪泽、盱眙等地区,乃至安徽的天长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基本内容与特点金湖县陈桥镇的花船造型丰富,有花船、龙船、鲤鱼船、青蛙船、鹤船等。不同外形的船都有一定的寓意。如鹤船一般在祝寿时表演,寓意“松鹤延年”;鲤鱼船寓意“鲤鱼跳龙门”、“科举得中”;青蛙船寓意“来年无虫无灾,五谷丰登”。陈桥……[详细]
骨康关节炎症外敷药酒炮制技艺
  骨康关节炎症外敷药酒炮制技艺,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淮安因处于南北水陆交通交汇的中心,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汇碰撞,也吸引了众多医家来淮悬壶济世,形成山阳医派,名医辈出,先后诞生了温病学家吴鞠通、杨介、程莘农、淮上四大名医李厚坤、孙家友、李家岩和梁济生,医官韩达哉等一代代医学大家,并形成了独领- 的医学流派。骨康外敷药酒炮制技艺主要在淮安当地清河、清浦、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流传基本内容及特点:骨康外敷药酒是大处方药酒,历经选药配药、碾磨、炮制、封坛、地养等工艺流程炮制一年以上方成。首重药材。……[详细]
花船舞
  花船舞,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渊源与分布“花船舞”,又叫“玩花船”、“撑旱船”、“走水子”,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在淮安各地都有分布。起源于隋唐时期,洪泽地区则相传“花船舞”是明朝洪武年间,洪泽湖渔民为纪念刘基修建洪泽湖大堤的功德,每年正月初一装扮自家渔船,以示庆贺,久而久之演变成了“花船舞”。内容及特点“花船舞”的道具“旱船”自然是指陆地上的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竹制或木制骨架。在这种船形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各式花纹的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饰物,把一只或数只船装饰得艳丽非凡。“旱船”有单舱和双舱之分……[详细]
蒋氏祖传骨伤膏药制作技艺
  蒋氏祖传骨伤膏药制作技艺,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蒋氏骨伤膏药制作技艺为清朝光绪年间十六年,安东(今淮安涟水)蒋玉成集多年所学,汇百家之长,潜心研究,独创的一种骨伤膏药制作技艺,以手法正骨结合膏药外敷治疗骨伤,历经五代,制作技艺不断传承,现主要流行于涟水县城区及周边地区。蒋氏骨伤膏药是外用敷贴传统黑膏药,专治跌打损伤,制作技艺严格按照选料、0 、熬炼、下丹、收膏、浸泡、摊涂等多道工艺制作而成。以血竭、马钱子、露蜂房、没药、乳香、细辛、土鳖虫、三七、当归、冰片、丹参、广丹等二十余种地道药材组方而成。主要制作流程为:将马钱子放入油锅中炸,至颜色变为棕黑色时可捞出,……[详细]
守文斋古旧书画修复技艺
  守文斋古旧书画修复技艺,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沿革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成一经装裱,便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明代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清代周二学所著的《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著的《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所著的《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著作。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均有传世及出土的书画作品,由于装裱不佳、收藏保管不善、长期埋于地下、遭遇……[详细]
渔民婚俗
  渔民婚俗,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金湖地区的渔民婚俗,相传起源于太平天国。当时高宝湖上有一个姓陈的土匪头子,他投靠官兵,打起水师旗号,自称“陈小老子”,到处- 掳掠,无恶不作。每年二月初二,都是渔家婚嫁的好日子,陈小老子经常出动抢人劫财。太平军准备利用这个机会消灭土匪,便暗地里告诉渔民,叫他们提前在早晨将新娘迎娶回家。新娘到家,小俩口便对着太阳拜天地,结为夫妇。二月初二的一天,一家娶亲,陈小老子果然带着一帮匪兵,出来抢亲。谁知船上全是太平军,将陈小老子砍落水中,全歼匪兵。自此,渔民结婚就将婚礼从晚上提前到早晨举行,而且还保留了新娘打伞的习俗。认为……[详细]

全部淮安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