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拜灯山习俗是民间社火活动的一个种类,流传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蔚县拜灯山习俗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间,至明末清初进入成型期,清末民初它与民间社火戏曲相结合,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完善。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宋家庄镇上苏庄村人即开始准备举行拜灯山活动,一方面清洁灯山楼和村里的大小庙堂,张灯结彩;另一方面准备祭祀用的供品和点灯山用的灯捻、灯盏、麻油等。正月十四上午,在灯山楼和三义庙之间的十字街口竖起灯……[详细] |
明朝末年,曲长城村就有人表演木偶戏,艺人用竹杆,白布制作长约一米、宽约0.6米的小戏台,围前上端为台口,表演者及其乐队隐于台后,边演唱或口含口哨吹奏曲谱以代台词,同时操作木偶表演动作,乐器有小鼓、小镲、小锣、板胡、二胡、三弦等,主要表演民间小戏和部分晋剧选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明朝时有一姓司的人,其名不祥,因家境贫寒外出谋生北京等地,在外地学过木偶技艺,回家后制作道具予以表演,最初曲谱为京剧,后……[详细] |
河北省境内的二人台主要以康保、张北等县为流传中心,因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台有许多区别,又称东路二人台。其以以叙事的形式反映现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二人台传统剧目有《回关南》、《割红缎》、《拉骆驼》、《三女拜寿》、《串河湾》、《撒荞麦》、《卖碗》等六十多出。音乐分唱腔和伴奏曲牌两部分。唱腔主要是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民歌,多系一剧多曲,专曲专用。唱词多用比兴,极富夸张,衬词叠……[详细] |
第四屯位于洋河南岸,凤凰山下,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全国有名的民间歌手武德胜就出生在这里。蹦鼓子舞是第四屯传统社火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唐朝末年。传说,很久以前朝廷奸臣当政腐化暴虐,农民揭竿而起。一次义军遇到一座由官军把守很严的城池,久攻不下,便以社火和蹦鼓子舞形式,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施以智取,很快占领城池。这种以智取胜的战例流传下来,便逐渐演变成民间社火和蹦鼓子舞。第四屯社火队伍阵容庞大,少……[详细] |
打棍,是万全绝无仅有的独具特色的广场艺术。据传,清朝同治年间(迄今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万全龙池屯村出了个镖头叫宋林,专为宣化府到大同做买卖的商人保镖。一年,宋林突发奇想,在万全的民间社火中融进一些武术元素并将一些棍法授给艺人,这以后,打棍便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打棍使用的棍有三种:一种是穗子棍,棍长五尺余,棍的上端缀一铁环,铁环上另缀着约有六寸长的一节短棒;另一种叫齐眉棍,棍长按打棍人的身高而定,……[详细] |
王河湾村是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一个自然村,王河湾挎鼓是流行于宣化区春光乡北门外的王河湾村、四方台村以及宣化县的双庙乡赵家姚村及附近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75年一位叫贺万海的年青人用废弃的煤油箱子做出了雏形的挎鼓和村里的年青人们逢年过节敲打起来,俗称“煤油拉子把式”。到1947年有一位叫刘龙的人爱好挎鼓,又觉得原先的挎鼓形状、音色不美,节奏简单,表演动作不丰富,于是他借鉴中国其他鼓……[详细] |
曲长城背阁是阳原民间舞蹈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阁”用铁棍和木板制作,七至十一岁小孩站在横板上,在胸前有一片弧形铁片,正好与小孩前胸的弧度相吻合。大人们用布带把孩子的上身和腿与架子捆在一起,然后化妆、穿演出服。下面人的头部正好遮住后面露出的一节铁棍,所以从前面看孩子仿佛是在空中。背阁还有单、双之分,双背阁是一个大人背两个小孩。在表演中,小孩要随着大人进行表演,大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舞蹈动作,乐队的乐器……[详细] |
口梆子源于山西中路梆子,张家口旧称张垣,亦称东口,口梆子故有“东口山西中路梆子”之称谓。口梆子剧目丰富,传统戏达五百多个,现经常上演剧目的有二百多个。剧目的主要来源有四个,一是继承于山西的传统戏,如《打金枝》、《秦香莲》等;二是本地传统戏,如《虎头牌》等;三是移植京剧等其他剧种剧目,如《杨门女将》等;四是改编和新编剧目,如《仙锅记》、《蝶双飞》、《梳妆楼》和《天漠滩》等。口梆子独特的戏曲成就和风格……[详细] |
戳古董流行于河北与山西和内蒙古毗邻的张家口坝上地区。二十世纪初期,当地就有俗称“拍门门”(门楼调)和“挖莜面”的乞唱方式存在,唱腔包容了二人台坐腔、插花落子和一些民歌小调,通常为一人自拉四胡或自击竹板说唱,也有一人击打竹板说唱,另一人以四胡伴奏的表演形式。1951年,艺人叶露、赵福林根据坝上莲花落的曲调编唱了《包办婚姻出人命》,当时名为“戳古董”,意即捅了漏子、出了乱子、闯下祸了。以后,其在坝上地……[详细] |
蔚县古称蔚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剪纸文化,而且还孕育了蔚县秧歌、蔚县古民居、古戏楼、古寺庙、打树花、皮影戏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蔚县古民居作为蔚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民俗、美学、建筑、雕塑艺术于一体,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风貌特征。蔚县现存古民宅最早可追溯到明初,其建筑结构一般为四合院布局,多为土坯墙。为保护墙体,采用单檐悬山布瓦顶,屋顶平缓,前后檐插飞,出檐深远……[详细] |
蔚县秧歌,亦称蔚州梆子、蔚剧,它产生于蔚县,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晋北地区,并远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旗县,是深受当地群众所喜爱的一个地方剧种。蔚县秧歌早期是用“训调”(民歌)演唱,以“两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常在农村“社火”中演出。蔚县秧歌的剧目约二百余出,有《回龙阁》、《打瓦罐》、《八卦》、《下山》、《卖豆腐》、《借冠子》等,且《打饼》、《捉虎》等剧目鲜见于其……[详细] |
软秧歌流传于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及阳河岸,兴起于光绪年间,其表演艺术中揉进了晋、冀、蒙三省多种地方戏的特色,唱腔舒缓,特点较“软”,被认为不能敬神,当地艺人就把“秧歌”前加上一个“软”字,故称“软秧歌”。软秧歌剧目原有四十余出,流传至今的有《字差》、《四玉带》、《五玉带》、《七人贤》、《借冠子》、《锁王束》、《吃盒子》、《猪八戒成亲》、《打一棒》、《破挂》、《吃瓜》、《白花过年》、《李三娘推磨》……[详细] |
白草镇马栅子村,位于县境东北部。1940年延庆人大头李宽在三道川刘官窑村卖艺,他主唱蹦蹦戏,马栅子村文艺爱好者郭举、贾万厚、贾润随他学戏,因时间短没学完整,回村后结合当地方言发音,改创成现今的马栅子调。五十年代,对该调进行完善和提高,形成了有板有眼,可分行当、大小戏都能唱的独特剧种。有男腔、女腔、器腔之分,又分悲调和喜调(亦成苦调甜调),开始以击竹板洛子控制节拍,后来改革完善,其唱腔文武场已趋向大……[详细] |
东路二人台流传于张家口坝上地区,同内蒙古呼市以西流传的二人台有所区别,故称东路二人台。早在明末清初,随着土地的开拓,内地居民向口外迁移,开荒种地,不少商贩、民间艺人也大量流入,形成了蒙汉杂居区。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在语言、习俗、文化艺术方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东路二人台的表演可分为歌舞和小戏两种类型,所用道具彩扇、霸王鞭、手绢都有一定技巧。音乐分唱腔和伴……[详细] |
尚义是东路二人台地方戏曲发源地之一,清末已有人唱“蹦蹦戏”。1919年民间艺人叶禄组建第一个“蹦蹦戏”戏班,在境内开始演出,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在戏班中吹奏。“蹦蹦戏”班的表演形式由踩高跷逐步向打地摊方向发展,并突出道具中的手绢、扇子和霸王鞭的使用技巧。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故称二人台。表演方法上也逐渐趋于戏曲化,音乐伴奏由只用四胡和锣鼓逐渐增加民间管弦乐器,剧目趋于故事化,情节更加细腻,内容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