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杨浦区民俗文化

杨浦区十大民俗文化

微型建筑制作技艺
  微型建筑制作技艺是集木雕、石刻、骨雕、瓷塑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技艺。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杨浦、闸北和徐家汇等地区。上海地区自清代以来就有玉石、象牙和木器雕刻。全盛时期是1923-1928年,从业人员有一千多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杨浦地区民间石雕、木雕、微雕、剪纸等都有优秀的人才和不俗的成绩。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浦区职工书画工艺美术协会汇聚了一大批如黄征和、印新生、阚三喜、吴根华、董金富等雕刻艺术家,形成了一个雕刻创作艺术圈子,大批优秀作品在本市的展览会上不断涌现。阚三喜,1949年生于上海,1996年上海纺织系统文化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特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和全国收藏委员会委员。阚三喜师从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弟子龚甲棣,业余刻苦学习雕刻,并得到过著名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的指点。阚三喜的微型……[详细]
紫檀雕刻工艺
  紫檀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祖上的木雕绝活传到屠杰手上,形成了鲜明的地区特色,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上世纪80年代末,屠杰回国创建了明清红木雕刻艺术研究所,随着研究所的不断发展,并提升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院,以此为平台,开拓了紫檀雕刻工艺和根劈雕技法。紫檀雕刻工艺是以紫檀木为基础的一种传统雕刻工艺,有浮雕、透雕、圆雕、贴雕、通雕、浅雕、根雕、劈雕、根劈雕等技法。据史料记载,明代,祖先屠诗雨精于木雕工艺,被喻为“明朝一代妙技”。晚清,先祖屠文卿在清宫“造办处”设计制作紫檀家具,是“苏式”紫檀雕刻名家,后回苏州开设红木作坊,打造红木家具,研制各式木雕佛像。民国,曾叔公屠敬书创作的紫檀雕刻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民国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上海老城厢开设红木作坊,擅小件,尤精紫檀器。父亲屠汉民……[详细]
棕榈叶编织
  棕榈叶编织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旧时许多民间艺人截取刚长成而尚未展开的嫩叶为原料,通常以一根叶茎为筋架,运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等工艺编制成青蛙、蜻蜓、蚱蜢等小动物,插在草把上在本市街头巷尾游走,现编现卖,深受孩子们青睐。棕榈叶编织技艺历史久远。主要综合运用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进行创作。传统棕榈叶编织多以鲜叶制作,只能保存二、三天,品种主要以蜻蜓、青蛙、蚱蜢等动物,局限较大。现代棕榈叶编织艺术题材丰富,将昆虫鱼虾、飞禽走兽以及人物都纳入了创作范围,并成功地创作干制品,解决鲜制品不易长期保存的难题,极大地发展和丰富棕榈叶编织艺术。叶邦叔女士1951年9月生于上海,因从小偶尔被街头棕榈叶编织艺人所吸引,从此便爱上这门民间技艺。她多方拜师……[详细]
上海花样经
  上海花样经是上海剪纸艺人走街穿巷、设摊卖艺时的口诀和唱词,其特点是边剪边唱,在剪花样的同时唱出相关的花样经。花样经的传唱主要表达吉祥和祝福,唱词内容以民歌、民谣和顺口溜等为主,剪纸艺人分别根据季节、需求和每个人的年龄、身份、性别唱出不同的花样经。上海人习惯把剪纸称为花样。过去的剪纸艺人很多不识字,全凭花样经记忆各种花样,还常被请去在堂会或喜庆活动中,根据需求即兴编唱词为客人助兴,并将唱词在花样中表现出来,往往一首花样经唱完,一张花样也剪好了,得到众人的喝彩。郑树林,艺名石泓,1960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剪纸协会会员,居住在杨浦区五角场镇。1980年他师从陈庭裕学习上海花样经,并得到过剪纸大师林曦明的指点。他搜集、整理了几乎失传的鞋样花,掌握了“花彩艳”、“十二月花事”等几十种不……[详细]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历来人们对其确切的外观、原理和制作方式有着不同的解释,仅有诸葛亮所撰《作木牛流马法》一书。1800年来,人们视木牛流马为人类历史上极具特色的、典型的机械文化遗产。由于《作木牛流马法》较难理解,各时各地的探究行为不仅受到了在文字、文献、文化方面是否能准确理解其原理的极大限制,也受到了历史文化与机械融合能力的极大限制。所以在漫长的历史里,木牛流马的构造被分散在不同的研制作品中,没有做出经得起推敲的总体复原。曹励华先生广泛收集已有的研究材料,核对各种作品与原著之间的……[详细]
上海工人大锣鼓
  杨浦工人大锣鼓在苏北锣鼓的基础上,吸纳了东北锣鼓、西北锣鼓、广东锣鼓、潮州锣鼓、部分戏曲锣鼓和安徽凤阳锣鼓等各流派的演奏元素,以“鼓大”(鼓面直径大于1米,最大可达2米多)、“人多”、“流动”(在卡车上边行驶边敲打)为特色,是杨浦作为上海老工业区的时代产物,也是南北传统锣鼓艺术的综合和汇聚。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杨浦区工业发展迅速,吸引各地农民闻风而来,成为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工人大多来自苏北地区,其次来自安徽、山东等地,他们将原有的文化习惯也带到上海,这种人文环境为工人大锣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民间历来有喜庆敲锣打鼓的传统习惯,1949年后,诸多工厂收归国有,锣鼓成为了工人宣扬内心喜悦的方式,在国庆、党庆,甚至完成产量或技术革新出成果之时,工人们都会敲锣打鼓来庆祝。而杨浦人口……[详细]
上海田山歌
  田山歌唱腔主要传唱于水稻耕作区域,上海的田山歌在音乐与文学特征方面独树一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江南稻作文化区域民歌中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田山歌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一种歌唱形式,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现主要流传于青浦、金山和松江等地区。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由合唱、独唱以及辅助词“虚词”前后承接唱等部分组成;落秧歌由独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并反复重复;大头山歌演唱形式与落秧歌类似,也是反复演唱。田山歌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音调高亢,旋律起伏也较大,经常出现八度的大跳进行,同时也会形成较多的拖腔。由于演唱田山歌时常常形成前后乐句的重迭,就构成了两个声部的和声音程效果,产生了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等不同种和声效果;也有二度、七度……[详细]
8、绵拳
绵拳
  绵拳是一种均匀柔和、圆活连贯、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属于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运动柔似棉花,形意相随,连绵不断,动作运行处处为弧形,同时劲力寓于其中,舒展沉实,得势则刚,击人以寸劲,实用性强。绵拳起源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所创,至今尚难找到确凿的证据。但是通过上海绵拳代表人物孙福海之子——孙长根、弟子孙宝庆的回忆,可以确定在上海最早传播绵拳的人是孙福海的师父孟光银。1920年前后,孟光银来到上海传授绵拳,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完善。孟光银(原名孟招德,又名孟关宇或孟关雨),原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沧州顺德镖局的镖师,主要在山东、河南两地走镖,后拜一位经商的老翁学拳而得绵拳。这在清末民初武术家吴志青所撰写的《太极正宗》中收录的《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上……[详细]
上海剪纸
  上海剪纸出现于20世纪初,当时多用作门笺、鞋花和绣花样。在近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王子淦是“海派”剪纸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传统技艺,将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融为一体,表现出极强的艺术个性。他的作品简练夸张,装饰性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风景、人物建筑无所不备。“海派”剪纸另一位代表人物林曦明则另辟蹊径,将各种绘画元素融入剪纸之中。两位代表性人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了上海剪纸的发展。在开放性城市文化影响下,上海剪纸形成了集南北之长的“海派”特色,豪放而不粗糙,细腻而不呆板,注重形式美,充满生活气息,在全国各种剪纸中占有独特的地 位。随着城市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上海剪纸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和高科技的冲击,传承和发展出现危机,……[详细]
  清真菜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民族饮食菜肴的统称,穆斯林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其饮食菜肴为清真菜。清真菜所用肉类原料以牛、羊、鸡、鸭为主,其烹调方法早先以炮、烤、涮为主,后来大量吸收汉族风味菜点的烹调技法,如涮羊肉就采用汉族涮锅子的方法,成为北方清真菜的代表菜。早期传入我国的清真菜,主要是由阿拉伯人和后来逐渐形成的回族人经营。清真菜有三种形式,即:清真寺院菜(教席菜)、小型商业菜和民间家庭菜。一心斋清真菜肴用料以伊斯兰教饮食习俗为基础,牛羊鸡进货是固定的由清真供货点,从饲养到宰杀严格遵守清真规则,决不使用非清真饲料喂养,宰杀有阿訇主刀,严格按伊斯兰教规,其前夜必须净身沐浴,对每一个活宰的家禽都要念诵- 。从切配到上灶都严格按照回民的习俗,如主刀和主勺都是回民,甚至调味品都由清真专供,自制调料独特配……[详细]

全部杨浦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