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民俗文化

恩施州十大民俗文化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该舞蹈最突出的……[详细]
土家摆手舞
  土家族摆手舞源于渝、鄂、湘三省市的酉水河一带。即重庆的酉阳县、湖南的龙山县、湖北的来风县。据考证,最早流行于酉阳县的可大、沙滩、老寨、酉酬、后溪等10多个乡。在那里的摆手舞成为土家人祭祀、节日喜庆娱乐的主要方式,摆手堂成为土家族人的主要文化舞台。摆手:土家语叫做“舍巴日”。意为在摆手时既歌又舞,早在人类的渔猎时代就开始产生,与古代的“巴渝舞”有悠久的渊源关系。商周之际,土家先民之一的巴人,就以军乐歌舞的形式出现在沙场上,参加了“武王伐纣,前歌后舞”的行列,成了“土家兵”最早的文工大队。《华阳国志》、《晋书》、《清乐史略》等古书均有记载。相传:在唐明皇当朝时期,安史据疆为王,举旗造反,搞得唐明皇行坐不安,下令调遣酉(水)、辰(河)、巫(水)、武(溪)、沅(水)五溪人峒酋长(土家族部落首领、战将……[详细]
咸丰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属于国家级文化传统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辖区内。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来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封火统子大屋;“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成今日的转角吊脚楼,成为溪州土家族当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土家族转角吊脚楼建筑风格的形成,除了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在人类生产发展中不断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的历史原因外,还有武陵山区恶水凶山坪地少,建房必须依山就势的客观原因。咸丰的吊脚楼大多是飞檐翘角,回廊吊柱。在单体式的吊脚楼中,有的是四合天井三面回廊,有的是撮箕口东西(或南北)两厢房各三面回廊,有的是“钥匙头”两面回廊。它们有的依山而……[详细]
恩施五句子山歌
  恩施五句子山歌是一种结构形式独特的民间歌曲品种,它的历史渊源无据可考。恩施自治州所辖八县市有大量的五句子山歌作品存世。2011年6月,恩施五句子山歌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句子山歌以鄂、湘、渝、陕、豫、皖、赣等7省市为主要流布区域,鄂、渝、湘交界地区,系五句子山歌流布的密集区之一。恩施自治州则是这个密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施五句子山歌成千上万,从内容上划分有:趣味无穷的劳动歌,叙事达意的时政歌,牵心挂肠的爱情歌,还有俏皮好玩的谜语歌和奇闻趣事的杂歌。从数量上看,爱情歌在五句子山歌里占有绝对优势,其他内容的所占比例较小。恩施五句子山歌从歌词的角度看,结构形式独特。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有一段独立成章。也有若干段五句子联缀(最长有32段),称为“赶五句”或“排子歌”……[详细]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恩施玉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主要产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和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五峰山一带。2014年12月,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施南府黄连溪一蓝姓茶商,按陆羽所著《茶经》中的“蒸之、焙之”工艺垒灶制茶。所制茶叶,外形匀整、紧圆、挺直、色绿、豪峰银白如玉,曾称“玉绿”。后因其茶味鲜爽、毫白如玉、格外显露而改名“玉露”。早在清朝就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黄山毛峰等一起被列入清代40支名茶品目,后又被列入中国现代名茶品目。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及品质特奇。一是采摘特奇:要求在芽长叶狭窄、节间短的……[详细]
宣恩耍耍
  耍耍是盛行在鄂西土家地区的民间歌舞,据传“耍耍”原是从巫坛“还神”做法事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舞蹈,具有浓郁古朴的“撒野”风格,并带有“娱神”,“娱人”的性质,因此土家族人又称之为“喜乐神”。表演耍耍多为一男一女,也有两男两女,舞时男拿扇子,女握方巾,或男女各执手巾,边唱边表演,表演动作不复杂,但有基本步法和造型,常见的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半蹲横行步,半蹲前行步,十字步,溜子步,弓步,小跳步等,手臂动作常见的有靠手,丢手,翻扇花留手,双晃手,小耸肩,单手小摆等,造型据内容而定。常见的有“观音坐莲”,“梅花三弄”,“丹凤朝阳”,“独臂华山”,“鹅儿扑水”,“燕儿含泥”,“1晒肚”,“猴儿抱柱”等。此外,有一个扯圈子的基本动作。文耍耍开唱前,男子从门外打一个八叉过门槛进屋,行过礼,再接女子……[详细]
利川灯歌
  利川灯歌是利川民间逢年过节、喜庆-,载歌载舞,划地为台,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古时,只在春节元宵演唱。由于其演员化妆、舞姿已具戏剧雏型,所以俗称“灯夹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川灯歌逐渐与年节习俗分离,成为一种群众喜庆休闲,随时都可进行的群众文化活动。利川灯歌所玩之灯——彩龙船始于明末清初,所唱之歌——又称灯调,由本地传统民歌结合玩灯特点世代演唱而成,别具特色。歌唱内容多为本地风俗人情和男女情爱,语言质朴,方言方音,衬词多,衬词美,妙趣横生,魅力无限,民族地方特色十分浓郁。旱地划船,巴山楚水,舞的是龙舟竞渡,演的是彩龙飞舞,唱的却是上山砍柴、园里种瓜、妹娃拜年,生活、劳动情景趣味盎然,巴、楚文化完美溶合,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2010年,湖北省利川市的“利川灯歌”入选第三批国家……[详细]
8、南剧
南剧
  南剧是流行于恩施州境内具有深刻影响的地方大剧种之一,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唱连台大戏,俗称“施南调”“高台戏”。南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但实际是不止这个数,现存的手抄本剧本就有1300多个,剧目980出,这些资料现存于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原省戏工室),是研究南剧历史的重要文化遗存,十分珍贵。南戏剧目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南剧表演分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对本地域内其他姊妹表演艺术行当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南剧属皮黄剧种,是湖北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人大戏、施南调,流行于我州。它形成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成熟于道光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南剧声腔有南路、北路、上路之分。南路、北路声腔源于荆河派汉剧,约在乾隆年间传入鄂西南;上路为弹……[详细]
恩施耍耍
  “耍耍”是恩施市和宣恩县城乡最具广泛性、群众性的传统的民间曲艺形式,主要活动于喜庆新年、男婚女嫁、添丁满月、祝寿做生等场合。表演风格以二人组合,一男一女,女扮男装,唱跳融合,动作滑稽诙谐,唱腔明快优美,多有传统唱段,又可即兴编唱,人物可进可出,一人多角,唱词可长可短,一领众和,营造出一种说唱并茂,歌舞融合的氛围,加以击乐伴奏,场面十分热烈,纯属“踏歌耍唱”类的曲艺品种。“耍耍”的原型叫“耍神”,又叫“跳神”,是巫教中端公敬神还愿诉求上苍,驱疫消灾,播福于民,以求得风调雨顺,无痛无灾,人寿年丰。且将祈求之意,以歌唱之,并将敬神过程,加以舞蹈化,以完成“耍神”的法事。“耍神”的愿望是美好的,人类将实现驱疫消灾、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寄托于神的保佑,作为一种神文化自然确立在人的心中,“耍神”因此世代相……[详细]
鹤峰山歌
  鹤峰山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既是劳动的山号子,又是生活的浪漫诗。鹤峰,是湘、鄂、黔、渝的文化融汇之地,其溇澧腔韵历练而成的鹤峰山歌,别具一格,异彩独放。鹤峰山歌是大山中的鹤峰各族人民面对高山峡谷、飞流瀑布,长声高腔、呼山唤水喊出来的歌,伴随着狩猎、采集和肩挑背扛的农耕生活而产生。鹤峰山歌,其声腔热烈粗犷,高亢激越,富有感召力、呼唤力和号令性,又有“山号儿”之称。有以巧妙恰意的虚词、闲句号儿对表达实际意思的歌词作牵头、缀腰、挽尾、扬声、壮腔、助势的“帮唱”;有以五言四句的号儿与七言五句的歌儿相互穿插,声韵相融、文理通顺、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穿唱”;有以散板开头,引出取笑逗乐的连八句的“串唱”。具有消除劳作疲劳、化解生活烦闷的功效。鹤峰山歌有明显的季节性,栽种薅草的夏季和丰收的秋季,才是唱山歌的……[详细]

全部恩施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