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金山区民俗文化

金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敛痔散制作技艺
  金山枫泾的痔科“敛痔散”得传于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过七代人的一脉相传,“敛痔散”的配方、用药、炮制方法始终没有变,它的制作融合了中药的洗、浸、煮、漂、煅、淬等多种传统炮制技艺,“敛痔散”是中药外用药的一个典型代表。中药的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它对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中药经过不同的炮制可使药物增强疗效、减低毒性、改变性味和性状、扩大应用范围,使药物达到所求的治病目的。“敛痔散”用药不多,通过炮制,又吸纳了四黄汤中四种药物的成份,达到了一药多效的作用。“敛痔散”在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先人们经过无数实践的经验总结。“敛痔散”秉承了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但又不拘泥常规配方,用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炮制过程繁琐,成药周期长,又必须手工制作,能世代相传,得……[详细]
金山莲湘
  打莲湘是一种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全国许多地方有打莲湘活动,素有“南柔北刚”之说。此项目由金山区和南汇区分别申报。“金山廊下打莲湘”廊下是金山莲湘的发源地,有史可考的已有100多年。起初,打莲湘主要在当地民间的一种祭祀活动中表演,“老爷出会”时跟在后面,边走边打,其目的多为驱邪、撵鬼、祭奠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等。解放后,作为一种百姓喜爱的文娱活动,经常在慰问军烈属时作表演。如今,廊下莲湘已经成为金山地区家喻户晓、上海市具有较高知名度、长三角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体育项目,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搭建着一个重要的文化平台。廊下打莲湘的动作轻快、明朗,节奏感强,主要有交齐、转棒、敲肩、打地、对打转身等基本动作。敲击肩、腰、背、臂、肘、两手、两膝、两足等部位和穴道,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详细]
枫泾丁蹄制作技艺
  枫泾“丁蹄”制作技术,始创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据《枫泾小志》记载“市有丁肆善烹,人呼丁蹄,远近争购之,宣统二年奉勤业摩奖,并奉浙江巡抚加给将凭。”咸丰初年。枫泾人丁润章祖父在枫泾致和桥旁经营一爿小的酒家,是以供应热食为主,兼售炒菜,但是生意不太景气,结果老板心情不畅,闷闷不乐,饭也吃不下。丁娘娘那天为丈夫开胃口,热了一锅开胃中药,其中丁香、桂皮、红枣、枸杞、冰糖,不料盛好的药倒在烧制的丁蹄锅中,于是丁娘娘干脆再加一把旺火收汤,结果烧出蹄子,香气扑鼻,品尝之后更觉得油而不腻,味道鲜美,自此生意十分兴隆。为了做得更好,总结出制作丁蹄的八道工艺,也成了丁蹄的精髓之处。作为传统食品猪蹄膀,全国各地有许多品种,东坡蹄,一品蹄,扎蹄,椒盐蹄膀等品种,但丁蹄的出现是以冷食为主,当然可热吃。这是与……[详细]
上海黄酒传统酿造技艺
  上海黄酒酿造的技术源于中国最早酿酒的历史,在五千年以上,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发酵酒,它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从枫泾出土的文物“韩瓶”就反映了宋代名将韩世忠用酒犒劳士兵的历史记载。在《宋会要缉稿》中可以看到在“酒务”类中有“上海务”的记录,而“上海务”是酒生产、管理、贸易、征税机构。上海地区的黄酒起源于枫泾地区,当时上海浦东三个老板合股到枫泾开设“萃康福”酒坊,时间长达100多年,上海黄酒最早起源枫泾本地三白酒。《枫溪竹枝词100首》中有“听说新开十月白,打从缸甏让边进”。“十月白”就是十月份生产的“三白酒”。“酿取双燕酒一盏,落花舟清系船宜”,反映了枫泾人吃酒泛舟的情景。枫泾黄酒是以糯米为原料,经曲种二次发酵而成液体饮料,而枫泾是吴越古镇,这酒既吸取了浙江绍酒精华,又保存江苏甜白……[详细]
金山农民画艺术
  金山素有“吴跟越角”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民间美术流传广泛,江南丰富的民俗情态、古老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民间刺绣、剪纸、织染等家庭杂艺,漆画、灶壁画等百工匠艺被转化为绘画语言。金山农民画是从田亩垄野间脱颖而出的群体性民间美术再生态。作品风格鲜明强烈:寓意质朴、色彩明快、造型夸张、构图饱满,强调作者主观感情色彩,舍技巧而重神韵,有别于中外绘画史的表述方式,对推动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并已经成为中国民间美术史上光辉的一页。金山农民画由朦胧摸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轨迹,经由本地域及周边地区→流传上海画坛→影响全国“画乡工作”→通过国际展示交流而风靡欧美等二十几个城市。至今,已有数万幅作品参加展示交流和被收藏,被国际媒体誉为“中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因此,先后被……[详细]
廊下打莲湘
  打莲湘是一种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全国许多地方有打莲湘活动,素有“南柔北刚”之说。此项目由金山区和南汇区分别申报。“金山廊下打莲湘”廊下是金山莲湘的发源地,有史可考的已有100多年。起初,打莲湘主要在当地民间的一种祭祀活动中表演,“老爷出会”时跟在后面,边走边打,其目的多为驱邪、撵鬼、祭奠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等。解放后,作为一种百姓喜爱的文娱活动,经常在慰问军烈属时作表演。如今,廊下莲湘已经成为金山地区家喻户晓、上海市具有较高知名度、长三角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体育项目,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搭建着一个重要的文化平台。廊下打莲湘的动作轻快、明朗,节奏感强,主要有交齐、转棒、敲肩、打地、对打转身等基本动作。敲击肩、腰、背、臂、肘、两手、两膝、两足等部位和穴道,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详细]
朱泾花灯会
  朱泾花灯会,又称莲花灯会,俗称“赛城隍”,它起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是上海西南地区人民以庆祝节令、酬神娱人为内容,以花灯展示、民俗表演、民间扮玩、商贸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宗教、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该习俗寄托对神灵崇拜和菩萨崇拜,主要表达目的是祭祀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除恶、人丁兴旺。花灯会举办的时间一般围绕着元宵节(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下元节)和各种节庆期间举行,平时若逢地方重大喜庆时候亦有举办举行。朱泾花灯会早在唐朝时期就已形成了雏形,并融合乐舞、杂技、曲艺等成为综合性民俗活动。到明清时期,花灯会还融合了当地工艺品展示和民间田山歌演出、民俗艺人杂耍等,成为规模宏大的群众性活动。再加上朱泾地区寺院林立,香火旺盛,无论城隍香市,迎神……[详细]
亭林腰鼓
  亭林腰鼓是亭林地区民间文化活动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特色活动项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其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健身、体操、秧歌和民俗文化。亭林腰鼓源于民间,早期用于震妖驱疫,鼓动和声响驱逐妖魔和瘟疫,祈求安康;春秋战国时期,则用于鸣警、- 、鼓舞士气、传递信息等,以鼓告急,击鼓欢庆;后来逢佛事庙会年会,民众自发以歌舞载之,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独具魅力的亭林腰鼓融合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迈、奔放与江南腰鼓的热情 、典雅、柔美,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队形气势宏伟磅礴,鼓点节奏铿锵有力,挥舞动律整齐划一,舞蹈造型千变万化。亭林腰鼓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古”,又提炼现代新城建设的“神”,是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打腰鼓已逐步脱离了早期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健身娱乐的民俗活……[详细]
吕巷小白龙
  吕巷小白龙舞是金山吕巷地区民间文化活动流传下来的一种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民族文化等为一体的传统特色活动项目,是当地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是人民群众祈求风调雨顺、为保一方平安而展示的一种民间舞蹈。明清两代宗教盛行,原干巷地区(现吕巷镇)寺庙众多,每逢佛事庙会,民众以歌舞炫示。在频繁的庙会活动中,带动了民间小白龙舞活动的发展。舞龙活动所舞之龙原为草龙,但吕巷小白龙以白绸布作为龙身而得名。相传在清末民初,根据祥龙降水的传说,居住在网船埭的村民采用自愿集资参与的方式,请艺人扎制了一条龙,并买了白绸布为龙衣,自发成立了一支舞龙队。吕巷小白龙共13节,包括1节龙头,12节龙身,节距1.2米。最早的吕巷小白龙由现场锣鼓打击乐作为伴奏音乐。舞者根据锣鼓节奏的快慢来调出各种舞龙……[详细]
上海黄酒传统酿造技法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发酵酒,它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一般只含15%的酒精度,相当白酒的四分之一,具有香气浓郁、酒体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低度酒,含有7种人体必需而体内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适量常饮,可增进食欲,解除疲劳。黄酒也可以用作烹饪调味,它能解除腥味增加香气,使菜肴更为鲜美。黄酒还可以用作药引,黄酒泡药,能使药性入于酒内而增强疗效,起到舒筋活血、养气补身养颜的功效。上海黄酒酿造的技术源于中国传承了5000多年的酿酒历史,是以糯米为原料,经曲种二次发酵而成液体饮料。中国传统酿造黄酒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今天,上海黄酒传统酿造技法与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一脉相承,但有相当的改进:制作方法以稻米、黍米、……[详细]

全部金山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