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架大洪拳,江苏省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
古城丰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尚武传统悠久。数百年来,众多武术流派在传承不息,六步架大洪拳正是发祥于此,它以独特的魅力在丰县武术中独占鳌头。
丰县六步架大洪拳传入,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时有禁卫军武教头李泰(又名李备、李征,山东恩县人。武功高强,曾与新科状元比武,掌劈石狮,名显京城。)
嘉庆初年,李泰遭奸臣诬陷谋逆,拒捕逃离京城,南下山东,最后落脚在丰县欢口镇的仇庄村,隐姓埋名,靠打短工、配药膏为生。后无意显露真功,在黄元益员外的支持下,开场授徒,首将大洪拳传与:张鉴(时13岁)、黄飞(黄元益之子)、肖坦、巩诺、刘锁、燕明等18人。此即六步架大洪拳传入丰县之始。
六步架大洪拳,体系完整,拳械丰富。内含六步功夫,三层阶梯;以马、弓、虚、仆、十字、独立…六种步型为主;拳架浑厚,刚柔并济;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内外三合,阴阳合璧;势法多变,攻守合一;足落捶打,一气呵成。其独特的风格,享誉苏鲁豫皖。
六步架大洪拳,早期主要传播于江苏的丰县、沛县、山东的鱼台县等地。历经两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在多代拳师的不懈努力下,六步架大洪拳已从发祥地丰县,传播至全国各地。
在历史的传承中,本地区居民对“六步架大洪拳”的称呼也呈多样,诸如:洪拳、大洪拳、三晃膀、六步架、三晃膀大洪拳、大鸿拳、大红拳、六步架三晃膀大洪拳……等等。
2009年,为大力推动丰县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升丰县武术的知名度。在县政府和县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将“丰县六步架大洪拳”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并依据古老大洪拳练功的六个步骤(平气架、气催力、气排丹田、混用力、闭气法、混元气练),首次以官方形式定名为:“六步架大洪拳”,并申报非遗。
2010年9月列为“丰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4年12月获批“徐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6年1月获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