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大同市 > 云州区

云州北路梆子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州北路梆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路梆子是流布于晋北、内蒙古、冀西北及陕西省部分地区的一个梆子戏剧种,该剧种行当齐全、剧目丰富,唱腔主要以板式变化为主,兼有地方民歌、小曲等。它作为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在梆子戏声腔剧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路梆子是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山陕梆子”在长期的外地演出中,受当地的语音、民俗、民间艺术、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分化成不同风格的梆子戏剧种。北路梆子就是“山陕梆子”分化出来的“上路调”,也称“北路调”或“北路戏”,直到1954年“山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北路梆子才正式命名。北路梆子从唱腔风格上又分“代州道”、“云州道”、“蔚州道”三个流派。“代州道”是指以忻州地区为中心的北路梆子,也称“小北路”;“云州道”是指以大同地区为中心的北路梆子,也称“大北路”;“蔚州道”是指以河北省蔚县一带的北路梆子,也称“东路戏”。

北路梆子——云州道(大北路)是北路梆子剧种里影响较大的一个流派,它与北路梆子——代州道(小北路)相比,流布范围更广,其中包括山西省的同朔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丰镇、集宁、呼市、包头一线、河北省的张家口地区等。由于“大北路”的流布范围横跨晋、冀、蒙三省区,因而其唱腔、音乐、表演、剧目等方面都形成了与其它流派不同的边塞特色。以王玉山(艺名“水上漂”)为代表的“大北路”唱腔,区别于“代州道”的华丽婉转,形成了一种沉稳粗犷、高亢豪放的演唱风格,充分体现出了大同及内蒙古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音乐演奏坚持“北路调”习惯性的调高(Bb),较“小北路”更加火爆热烈;武场击乐较其它流派更加铿锵有力;表演上少了“小北路”那样的细腻、柔美,而多了一些舒展豪放、棱角分明的表演风格。“大北路”的演出剧目既有梆子戏共有的优秀剧目,也有反映当地历史故事的特色剧目,如所演的《走雪山》,其中“走雪”一折久演不衰,在流布地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北路梆子是一个非常完备的戏曲剧种,深受人们的欢迎,它对板式唱腔的完备和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中国戏曲发展史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同时也对繁荣当地戏曲事业起着主导作用。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西华门舞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