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舟山市 > 定海区

跳蚤会

跳蚤会

《跳蚤舞》产生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定海、沈家门一带,因其舞姿酷似跳蚤而得名。节目原无人物情节,只有两位舞者跳跃逗趣,民国11年(1922)年,定海县白泉乡教师章孝善将“济公斗火神”的情节融入其中,始有人物形象。1953年,章孝善的弟子何志福将它搬上舞台,于1955年2月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间古曲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并获奖。

这个舞蹈主要在丰收之年举行迎神会,和农历三月十五(传为东岳大帝生日)庙会时演出。而有的地方(如普陀县沈家门一带)则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时跳。早先舟山一带最信灶君菩萨,家家户户都在灶前设神龛,叫“灶君堂”。腊月二十三晚上是灶君上天“言好事”的日子,每户人家要“祭灶”,要供果,掸尘。在这新桃换旧符之夜,此舞就作为敬神舞蹈在灶头前跳,祝愿在新的一年中免遭火灾,全家平安。因而当地群众则称此舞为《跳灶舞》。

《跳蚤舞》分三个发展阶段,据定海县白泉老艺人高如星(1923年出生现已故),和《跳蚤舞》传授人何志福(1922出生健在)提供,在1922年前,舟山当地的农村在出会时就有这个舞蹈,但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完全是男女0,逗趣,夹在出会队伍中表演。两个舞者都是男性扮演(一个男扮女装)。男的头上戴着一顶稻草编制成的草圈,一大朵红绒球扎在上面,身穿小丑服装,腰扎裙子,脚蹬草鞋(受莲花落影响)。男扮女装的身穿红袄、绿裙,带一副墨镜,一手拿花伞或香蓝。舞蹈自始至终都在跳跃中,他们0,耸肩,做出各种诙谐动作。以男舞为主,“大八字步半蹲”跳走为基本步伐,并带有挑逗性;女舞者为辅,躲闪,避让,并带有害羞表情。整个舞蹈,轻松活泼,动律特征很象跳蚤,为第一阶段。

定海县白泉乡章孝善(1900年出生,原是教书稽生,现已故)于1922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济公戏火神”为依据,选其故事中的一段,说是火神要来烧杭州的净寺,济公变成一个小和尚在这个寺庙里烧饭。在这一年的三月三庙会上,火神变一位花枝招展的美丽少妇,手捧香烛火炉挤在人群中,妄图混进庙里散灾。济公早已识破她的花招,但又不可泄露“天机”,只得在庙门外拿两块木柴假装劈柴干活设法阻挡……。《跳蚤舞》加上了这一段民间故事的内容后,服饰也得到了发展,男的身穿袈裟,化装成清眉目秀的和尚,女的珍珠头面,红色衣裙,并改由女性来表演,人物就显得更生动,动作也比过去更有目的性。《跳蚤舞》从此声名远扬,此时为第二阶段。

50年代,定海县白泉乡以高生祥、何志福、高如星(高生祥的儿子)等艺人为首的“高家班”,又把《跳蚤舞》编成群舞,并由高生祥编了曲,配上他们拿手的“舟山锣鼓”,节目改掉了济公拦火神的情节,表现渔民庆丰收的欢乐情景。舞蹈也有些发展。这是《跳蚤舞》的第三个阶段。

近年来,该民间艺术经常活跃在市、区、镇等各类文艺舞台上,并取得一定成绩,受到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下一篇:江华瑶族长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