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民俗文化

湘西州十大民俗文化

土家族摆手舞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现主要流传于湖南湘西龙山、保靖、永顺等地。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夜间表演。摆手舞产生于土家族古老的祭祖仪式中,据清代八部大王庙残碑和县志记载推测,摆手舞已有近千年历史。湘西土家族摆手舞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捕鱼、桑蚕绩织、刀耕火种、古代战事、神话传说、饮食起居等广泛而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其舞蹈内容以上述仪式程序结构而成。土家族摆手舞舞姿大方粗犷,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边摆边跳等动作。舞蹈场地一般在坪坝上。舞蹈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祭祀族群众始祖,规模浩大,舞者逾千,观者过万;小摆手主要祭祀本姓祖先,规模较小。其音乐包括声乐伴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声乐主要有起腔歌和摆手……[详细]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这些舞蹈特点鲜明,表演者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动作舒展大方。猴儿鼓舞灵巧多变,风趣诙谐;花鼓舞温婉妩媚,身态柔美;男女鼓舞多为屈膝矮桩,动作豪放刚健;女子鼓舞步伐灵活,含蓄抒情;团圆鼓舞场面宏大,激荡活泼。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1封建朝廷的过程中,苗鼓号角起到了号召与激励民众的作用,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苗鼓更是成了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详细]
土家族咚咚喹
  “咚咚喹”既是一件结构奇特的吹管乐器,也是一种民歌歌调的体裁形式,同时,在湘西它还是器乐与声乐所共有的常用曲牌的名称,并且“咚咚喹”还是歌调演唱时的衬词、衬句。土家族咚咚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土家族咚咚喹的起源,土家族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之时,四处抓壮丁,有个名叫“咚咚”的土家族小伙子也被抓走了。他走后,已身怀有孕的妻子巴列遭到狠心婆母的百般1。孤独无助的巴列每日登山北望,苦盼夫归。她还信手扯根小竹,削成竹笛,吹唤丈夫“咚咚归”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她不停地望着、吹着、盼着,最后竟死于山上。人们同情她,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便纷纷仿制她吹奏的竹笛,替她呼唤亲人“咚咚归”。后来,这种竹笛便被称为“咚咚喹(归)”了。“咚咚喹”亦称“呆呆哩”,土家语称“早古得”,是土家族单簧竖吹……[详细]
湘西苗族民歌
  湘西苗族民歌是苗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民歌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吉首市、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流传区域还包括湖南麻阳、城步、贵州省松桃县)。湘西苗族民歌历史悠久,演唱的语言是湘西苗语。湘西苗歌的调式很多、曲式结构很完整、旋律独特、节奏自由而复杂、演唱形式多样,具浓郁的民族彩色。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苗族民歌,历史悠久。公元18世纪(清乾隆)永绥厅志“永苗风俗十年”载“鼓藏跳至戎时乃罢,然后择票旁旷野等处,男女各以类相聚,彼此唱苗歌,或男唱女和,或女唱男和,往来互答。”公元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严炳文《苗防备览·风俗》亦有赛歌的记述“或有以能歌斗胜负者,男子出绸绢,女子出簪环以为采,结队对歌,彻夜不休,以争胜负。胜者收取……[详细]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苗族银饰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苗族银首饰种类繁多,分为大件、中件、小件三大类。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素有龙头凤尾之美称,其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达两百余件。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30道工序。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银饰品都是苗族男工匠打制。其用途有银冠、银衣、银项……[详细]
土家族打溜子
  土家族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布在湘西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4县68个乡镇。土家族打溜子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土家人的婚嫁、寿诞离不开打溜子,年节喜庆要打溜子,特别是土家族的传统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打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并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现存的土家族溜子曲牌约有100个,其内容可分为绘声、绘神、绘意三大类。绘声类如《鲤鱼漂滩》、《雁儿拍翅》等,绘神类如《小纺车》、《闹年关》等,绘意类《四季发财》、《观音坐莲》等曲牌,此外还有《安庆》、《迎风》、《八哥洗澡》、《画眉跳杆》、《双龙出洞》、《……[详细]
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弹腔和少部分昆腔在内而以高腔为主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省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波及贵州、四川省的部分地区。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得到发展,老艺人杜风林组建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各地巡回演出,辰河高腔开始走向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有48本“目连戏”及《黄金印》、《红袍记》、《一品忠》、《琵琶记》、《装疯油锅》等剧目,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辰河高腔曲调丰富,有曲牌五百余支,适合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归朝欢】、【降皇龙】、【浪淘沙】、【淘金令】、【扑灯蛾】等。辰河高腔的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详细]
酉水船工号子
  酉水船工号子,指酉水河段船工的劳动时号子,在酉水上下游之间的湖南省保靖县河段最流行。较之其他地区,沉淀在这里的酉水船工号子传唱形式最古老、内容最完备。酉水船工号子分为橹号子、桨号子、纤号子、卸货号子等,品类达50多个,曲调、节奏各异,所反映的内容分为历史传说类、水路分段记述类和风俗生活类,彼此间相互穿插、相互糅合。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酉水发源于湖北省鹤峰西北部,蜿蜒流经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等县,汇入沅水,是湘西土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湘西与外界物资交流和文明传递的主要渠道。一艘艘依靠人力划桨撑篙拉纤的木船,将湘西的桐油、五倍子、兽皮、药材等土产源源不断地运出,再将下游口岸的洋油、盐巴、布匹、日杂百货运回来。在漫长的行船日子里,船工们为齐心……[详细]
凤凰文武茶灯
  凤凰文武茶灯是传统民间歌舞,它集歌、舞、戏、杂技、乐于一身,主要流行于凤凰县南部的广大地区。凤凰文武茶灯以扇为主要表演道具,表演者身段优美,婀娜多姿。一般为双人表演,为小丑与小旦,也可4人、6人、8人群体表演。2012年,茶灯被列为第二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灯主要流传在湖南凤凰县南部水打田乡、林峰乡黄罗寨村、新场乡的山口村、茨岩乡的小垅、寸金、茶田的砂罗村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耕文化十分丰富,同时多是大山和丘陵地带,山上林木苍翠,四季花草葱茏,鸟语花香,奇山秀水,环境十分优美。特别是茶灯的发源地水打田乡南部与麻阳县接壤,距古麻阳县城城址锦河镇较近,是明清时期凤凰通往麻阳及长、沅、永、靖的古道,也是古镇筸(凤凰)南部的军事要塞,是凤凰古城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源流和传承之……[详细]
苗族四月八“跳花节”
  “四月八”是苗族人民的祭祖节、英雄节和联欢节。相传“四月八”是为了苗族同胞为纪念英雄“亚努”,追思他的英勇业绩的重要节日。解放后经国家民委批准,将“四月八”定为苗族的节日。凤凰县民族风情浓郁,每年农历四月八,苗族男女青年都要来到跳花坪跳花跳月,赶“苗族边边场”,尽情对歌跳舞,谈情说爱。“四月八”也因此被称为“东方情人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四月八”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如今的欢庆活动处处彰显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四月八”活动入苗族的其他民俗文化元素:苗族“苗狮”、“唢呐”、“木叶”、“接龙舞”等民俗风情内容。苗族“四月八”活动释放着苗族群众热爱生活的热情,在传承和展示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国内外游客体验凤凰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内涵。……[详细]

全部湘西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