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北市民俗文化

淮北市十大民俗文化

淮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流行于苏、皖北部边界以内,至宿州、浍河以北这一较小区域,是极具风格的稀有剧种之一。淮北花鼓戏源于明初,50年代初期,淮北及丰、沛、萧、砀地区的民间花鼓班达百余家。淮北花鼓戏主要曲调有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平板、寒板等;舞蹈为“压花场”和“大小武场”两种,有文有武;说唱和咏唱融于一体;角色行当齐全,剧目丰富,计170余出,其中大戏110出,小戏60余出,另有段子72篇。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具有代表性,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淮北花鼓戏的舞台表演较完整保留了传统戏曲“虚拟表演”的原始状态,所有情景纯用虚拟手法表现,男女演员可互扮各种角色行当。“花鼓大花场”是淮北花鼓戏最具特色的“绝活儿”。表现形式为男角背花鼓(称“鼓架子”)。在“盘鼓”和……[详细]
淮北大鼓
  淮北大鼓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明末清初已具雏形。始以手鼓伴奏,以半说半唱的顺口溜形式演唱。清末中期艺人们改手鼓为简单支架固定鼓位固定场演唱。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亦说亦唱。唱腔有慢板、快板、垛子板三种形式。演唱时多用“活口”,俗称“片子”、“赞赋”,以灵活运用于描摹各种场景、场面等。演唱作品有《三国演义》、《封神榜》、《杨家将》、《岳飞传》等传统和现代书目。淮北大鼓以唱为主,说为辅,唱腔高亢婉转,地方特色浓郁,多采用地方小调或吸收其他地方戏曲剧种曲调,语言诙谐幽默,深受淮北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详细]
商派面塑
  商派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用面粉加彩以后捏塑成各种人物、动物等形态的民间手工艺,形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品来源广泛、丰富多彩、独具风格。商派面塑具有淮北地方性特色,大多数作品反映的都是淮北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作品非常适合随身携带和随手把玩,得到了淮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商派面塑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面。调制方法是:先将面粉及糯米粉在盆中混合,再加入盐、糖、甘油及防腐剂。用适量的开水,将其和匀成块,醒面24小时,然后按成大约2厘米的厚饼,在锅中蒸约30分钟,蒸好后,把面取出冷到50度后,分成数块,趁热揉搓均匀,加入所需的颜料,放在面塑盒子即可随时使用。作品在制作前要构思设计好,做到胸中有数,按步骤进行,一般从上到下,由里向外慢慢添加捏制而成。……[详细]
殷派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民间老百姓反映生活、热爱生活的一种丰富多彩一门艺术。殷铤崴是“殷派面塑”流派,“属安徽面塑艺人的正宗流派,“殷派面塑“形成流派迄今也有400多年历史了。是民间老百姓祈福,歌颂民间传说,祝贺节日,供奉神灵信仰,以及祝寿,庆丰收成,歌颂历史人物的一种民间生活习俗的艺术。尤其年节,庆典更能体现“殷派面塑”艺术的活跃性。艺术作品来源广泛丰富多彩。受地方区域,习俗,传说,时代,市场,的影响,作品独具风格。殷铤崴是“殷派面塑“第七代传承人,自幼七岁跟随其父殷福田从艺,已有三十多年艺术生涯。他的艺术流派具有淮北地方性特色,大多数作品都是反映淮北民间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又受淮北汉文化的影响,正逐步把“面人殷”艺术,导向更高的艺术层面。殷铤崴(殷派面塑)艺术,在淮北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犹……[详细]
濉溪刻绫画
    刻绫画是画家贺馥女士在民间剪纸基础上与版画等各类绘画结合,在创作题材和内容上加以深层拓展,并在材料、技法、装裱上加以突破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表现手法是刀刻,非剪;是绫,非纸,在装裱后方集大成。画面突破了剪纸的尺寸、表现内容的局限性,不仅有版画、国画的视觉效果,也有着装饰画的特殊美感。    贺馥在不断吸取国画传统精髓的同时,又渐渐把版画的技法运用到剪纸中去。国画、油画通过干湿浓淡、色彩的丰富变化及明暗来表现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效果,而剪纸只能在阴刻阳刻两度空间上起刀、行刀,贺馥凭借厚实的美术专业功底,大胆设想,巧妙构思,采用圆中套圆、方中有方等构图方式,把不同时空、不同时代的人物层层组合在一幅画里,从而使画面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详细]
濉溪书画
   由于历史、地缘、商贸和文化的共同作用,濉溪书画有着独特的生长发展的沃土深基。在煤城、酒乡之外,濉溪书画成了濉溪又一个代表性符号,一个在传播、更新中闪烁智慧火花,产生凝聚作用的魅力源。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在丰厚的民间书画基础上,濉溪涌现出一批书画名家。濉溪人民自古就有崇尚书画之美德,习书好画者层出不穷。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美丽的平原,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俗养育了一代代书画艺术家。早在魏晋时期,濉溪人戴逵、戴勃、戴颙父子就是著名的大艺术家,在书画艺术上都颇有造诣,对后代影响极深。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刘伶也擅长书法和绘画,其书画艺术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作品为当时书画收藏家收藏之珍品。   &nb……[详细]
泗州戏(淮北泗洲戏)
  泗州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江苏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祈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称为猎户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卖唱,后发展为淮海戏。清末时,第二代泗州戏传承人魏月华把泗州戏带入淮北地区,后传孙化贤、丁现明、魏胜云、刘素侠等人,这些人现大都已成为皖北泗州戏的领军人物。淮北泗州戏唱腔高亢、悠扬婉转。“怡心调”是泗州戏演唱的一大特点,它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在演员的演唱中互不相同。同在四、六、八句,“扬腔败调”“行腔过板”的基础上,自由选用,任意发挥,这种愉快的即兴演唱称之为“怡心调”。其表演在说唱的基础上,大量吸取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现形式,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伴奏乐器有:土……[详细]
临涣茶饮习俗
  古城临涣坐落在浍河北岸,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发达,成为临涣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清末,临涣茶馆已达十几家,并衍生至今,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最鼎盛的时候,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临涣茶馆的门面简陋陈朴,乡土气很浓,用当地泉水冲泡当地人称之为“棒棒茶”的低廉六安茶梗。老茶客带着烟袋悠然到来,使用土瓷或粗砂茶具,在茶馆里喝茶、打牌和聊天,享受闲适时光。临涣人饮茶不是仅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满足上,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调糅进了每一个日子。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烟叶味,渗和着茶水味,混在一起让人觉得奇异而古老。就是茶馆里的这种味道,才是老茶客们最感亲切的气味,缺了它,他们会感到生活枯燥又乏味。这些老人哪儿都可以喝茶,但独独喜欢来到茶馆里,主……[详细]
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
  清光绪初年(1875年),南京人潘孝武父子来临涣集开设“元昌斋”酱园店,制成酱培包瓜这种独特酱菜。潘孝武父子初到临涣,就发现当地的女儿瓜很有开发价值,经过一番揣摩试制,酱培包瓜终于面世。它以香、脆、嫩以及酱味浓郁等独特风味而闻名。清末有诗人题诗赞日:“瓜风送香气,蜂蝶乱飞云,食之包瓜后,忘却故乡人。”包瓜原名女儿瓜,其种系是由2000多年前相传下来。包瓜的种植十分讲究。择其特定的土壤,仅施以农家肥和草木灰,春季播种,农历7月采摘,鲜瓜华润丰满,呈青黄色。酿造包瓜所用鲜瓜每个500克,呈鼓形,青黄色,滑润丰满。随采摘随加工,不过夜,以保持瓜的鲜度和脆嫩。制作时将鲜瓜切盖去瓤,入缸初腌,日晒夜露30余天后复酱(一层瓜一层甜酱),培40天后制作成琥珀色的瓜壳待用。然后将加工好的酱杏仁、酱花生仁、酱……[详细]
皖北曲剧
  曲剧旧称高跷曲、曲子戏,是流行于安徽省北部淮河、颍河流域广大区域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清末民初时,与流行区域内的鼓子曲、坠子嗡、大鼓书、民间小调、民间舞蹈等相结合,经过走街串巷、地摊坐唱、专业戏班等发展阶段后逐渐形成。曲剧唱腔结构为曲牌体,初时,唱腔曲牌仅有〔阳调〕等十几种,随着演出内容和形式的发展,音乐上有了相应的丰富与发展,一是从民间小调音乐中吸收一些曲调;二是借鉴梆子戏、坠子、泗州戏和民间说唱音乐创造出的〔滚白〕、〔撩子〕、〔飞板〕(紧拉慢唱);三是运用集曲的手法创作出〔四不像〕、〔软硬搅〕等新曲牌,同时,还根据唱腔表现的需要,积极借鉴板腔体音乐的手法创设新腔,发展到唱腔曲牌近百种,常用曲牌有50多种,唢呐、丝弦曲牌40多种,京剧等剧种的锣鼓经拿来就用,音乐表现力不断丰富增强。安徽曲剧的……[详细]

全部淮北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