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民俗文化

泰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泰州扬派盆景技艺
  中国盆景制作技艺集中在江苏的苏州、扬州和安徽、广东等地,艺术风格虽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既讲究艺术加工,又追求自然品格,反对过分的雕凿和修饰。流传于江苏省扬州市的扬派盆景技艺是中国盆景艺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享誉于当代,几与中国盆景的发展历史同步。清幽雅致的扬派盆景既得益于扬州文化,又是扬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扬派盆景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的代表。它造型精巧,意境深邃,富于装饰性,端庄大气、清丽古雅而不失灵动飘逸,层次分明、工稳严整而不乏朴质自然,是技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扬派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通过精心培育和艺术处理,在盆钵之中塑造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美,“一寸三弯”的剪扎法至今仍是扬派盆景独擅的技艺。扬州盆景凝聚着创作……[详细]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是流传于江苏省兴化市竹泓镇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竹泓镇在宋代就有了制作木质渔船的手工作坊,明代时,该工艺以制造农用船和内河捕捞渔船为主,到清朝末年,竹泓木船制造已成气候,全镇以周、郑、陈、王、冯、崔、李等几大姓为主,从事纯手工生产农用、渔用、商用木船,并延至现今。2008年,江苏省兴化市申报的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相当复杂,工序多,工艺难度大,从选料备料到断料、配料、破料、分板、拼板、投船、打麻油等有十多道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工序繁复,制作过程中没有图纸,全凭造船师傅的眼光和经验。1.选料、备料。钉木船要选择天然的老龄杉木,此木材材质结实、有韧性,所造之船吃水浅、浮力大,能载重,轻巧灵敏而且比较坚固耐用。2.断料、配料。……[详细]
海陵撂石锁
  传石锁起源于唐代军营,士兵常用石锁、石担子等锻炼身体,后流传于民间,演变为一项集力量、技巧、健身于一体的传统竞技项目。这种民间传统健身运动是利用石头凿成形似古铜锁的运动器具进行锻炼,方法有举、掷、接等。举法有单手推举、抓举;掷法有飞掷、反掷、跨掷、背掷等;接法有手接、指接、肘接、肩接、头接等,并可组成花式练法,石锁表演讲究高、飘、正、稳、活。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泰州海陵撂石锁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详细]
  溱潼会船民俗活动又称“水上清明节”,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清明时节,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及周边两百多个村 家户户都要祭奠自己的祖先。清明第二天,各家撑船划桨前往乱坟地祭祀无名阵亡将士,而后千余只供船、龙船、篙船、划船、拐妇船汇聚溱湖,共同参加表演、竞技活动,参与者和闻风而来的观众多达十万人。活动由多个环节组成,其程序依次为选船、试水、铺船、祭祀、赴会、赛船、水上文艺表演、送头篙、酒会、唱夜戏等。溱潼会船起源于南宋时期,据史料记载,南宋名将岳飞及义民张荣、贾虎曾多次在溱湖大败金兵,激战之下,宋兵也是伤亡惨重,由此时起,每年清明的第二天当地百姓都要祭奠阵亡将士,天长日久,逐渐演变成会船习俗。清明节溱潼会船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水上民俗活动,集中反映了里下河地区的风俗民情,堪称动态的珍贵历史文化遗……[详细]
  茅山、顾庄、溱潼,清明节撑会船竞赛的习俗,由来已久,起源于南宋期间,茅山地区人民协助山东义民在茅山缩头湖大败金兵的一段真实历史。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山东抗金首领张荣与贾虎等聚山东义民数千余人,渔船二、三百只,自梁山泊与金人转战南下。为了妄图打通运河沿岸各州县,金监军挞懒率精锐之师,从山东而来,攻克承楚(今淮安市),又陷泰州。义军伺隙击之,屡捷。荣谓泰州,承楚内地,泰州复则承楚无不复。于是决定先复泰州。与敌战溱潼村前之溱潼湖,小舟出击,佯败,退至茅山、顾庄之间缩头湖。挞懒以为义军船小,人少,又无斗志,想全歼之,遂紧追不放。缩头湖在山旁,山土风化,湖床增高,会值天旱水涸,敌舰驶入湖内为泥淖所阻,不能前进。荣分军为二,一半乘舟,一半登陆。义军以茅山、顾庄村民为导,包围敌舰,用弓箭向舰上射……[详细]
  茅山号子是起源于江苏兴化茅山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意。茅山号子源头可追溯到秦灭六国,统一四海的时候。为巩固万世之基,秦始皇大征民夫,修筑长城,以防匈奴人侵,传说孟姜女寻夫送寒衣,行到山海关的传说。兴化劳动号子发源于兴化百里水乡,追溯到秦始皇时代。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大征民夫,修建长城。孟姜女寻夫送寒衣到长城,看到民工们“哼唷”的号子声,消除疲劳,寻求乐趣。幸有的茅山籍民夫回到家中,便将民工们在筑长城时哼的号子传回家中。千百年来,民间口传代代相袭,不断创新,茅山号子应运而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韵味。由于茅山地处偏隅泽国,军阀混战,未受累及,茅山人民以生产为主,每逢生产季节,田里场头依旧号子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详细]
  靖江讲经的来源靖江讲经是靖江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曲艺形式,讲经的“经”称为《宝卷》,是从唐代变文而来,变文是一种佛教俗讲,即将佛具里的神变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出来。它是传播佛教教义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国最早的说唱文学。《宝卷》传入靖江约于元末明初,到了清代,经过讲唱者——“佛头”的不断口头加工,已发展到基本定型阶段。靖江讲经以纯粹的靖江吴地方语言流传于世,并自成体系,独具地方特色,是我国古代宝卷至今唯一还在民间以“做会讲经”形式讲唱、传承的“活化石”。靖江讲经的内容靖江讲经以《宝卷》为基本内容。《宝卷》可分为“圣卷”、“草卷”和“科仪卷”三类。“圣卷”,也叫“大卷”,讲的是菩萨的凡间身世及期修行成佛的故事,比较流行的有《三茅卷》、《大圣卷》、《梓童卷》、《地藏卷》等十多部。“草卷”,也叫“小卷”,是……[详细]

全部泰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