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石景山区民俗文化

石景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永定河传说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途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资料显示:北京城所在位置就是在永定河洪水冲积扇的上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年北京建城所需的木材等都是经永定河运至北京的。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不仅催生了古老的北京城,也孕育了纵贯历史发展、底蕴积淀深厚的永定河文化。而永定河传说就是其中别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并由石景山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定河传说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流传广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河挡挡河的传说、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永定河镇水牛的传说、卢师收青龙的传说、大小青龙降雨的传说等。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传说与史实相联系,传说中留有历史的影子。如《河挡挡河的传说》,借历史上“刘靖治河”的史实,将“刘靖”变成了“刘瑾”,并从“三……[详细]
  模式口古时被称作“磨石口”,1923年宛平县长汤小秋给改成了“模式口”,可是在人的嘴里还念“磨石口”。磨石口专出产做磨刀用的石头。当地人对于能够解决他们生活问题的磨刀石,是看得很重要的,故事就打这里传下来的。一个家住模式口的老人家说,磨石口当初是个苦地方,打北京这片地方还是苦海幽州的时候,磨石口就没有人住过,可荒凉啦。后来,磨石口山上盖了法海寺、承恩寺、慈祥庵三座庙,庙里有了和尚,磨石口才算有了人,可是还没有住户人家。自打有了三座庙,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有了姓段的、姓章的、姓殷的、姓乔的四家住户,磨石口才算有了人家。这四家子人,成天的土里刨粮食,山上拾柴火,日子过得好苦。不知想个什么方法,能让日子好过了才好,大伙儿都为这个发了愁。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这一年,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会说话的鸟儿,……[详细]
  农历六月六,是民间祭祀女娲炼石补天的日子,民间多称她为女娲娘娘。届时,京城和四郊乡间晾晒衣服和刷洗牲畜的皮毛。据明代《宛暑杂志》记载,六月六,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酱醋,浸瓜茄。水取五更汲者,即久收不坏,曝所衣服。这一天,朝内亦晒銮驾。又据明朝沈德符《野获编》中记载:“六月六,内府皇史晟銮列圣实御制文大集大函,防霉发故。居家百姓纷纷效尤。”在这一天晒衣服不生蛀虫,家畜洗澡不长虱子。因此代代相传。六月六这天,永定河两岸的人们把猫狗也轰赶到河里洗澡,祛瘟热,洁皮毛。两岸的人把六月六俗称是猫狗及牲畜的生日,据传它们是女娲娘娘在这一日化育出来的。这天,两岸的人们还早早起来,吃过早饭,拆完被褥、棉裤、棉袄等,挑上木桶,带上木盆、棒槌,并带上孩子,去河边洗涮。洗涮前,要点上三柱香,对着大河插在河滩沙土包上……[详细]

全部石景山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