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湛江市民俗文化

湛江市十大民俗文化

雷州歌
  雷州歌是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是广东省四大民歌之一,以雷州话演唱。是记载着雷州半岛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2008年雷州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歌反映古代雷州地区劳动人民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州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湛江市雷歌研究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雷州歌分布于雷州半岛10个县(市)区以及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侨)人地区。雷州半岛建制于秦朝,属象郡。当时是少数民族百越人居住。至东晋闽南汉人开始迁来……[详细]
赤坎调顺网龙
  调顺网龙是湛江赤坎区调顺岛村世代相传的一种舞龙艺术,自明建文初起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作为中华龙舞大家族中的一员,有其别具一格的演绎文化。网龙的造型扎作与舞动技艺,独具与其它龙舞的相异之处。龙体采用众村民热心捐送的废旧渔网、绳缆与竹木,草叶编织扎作而成。意喻“集百舟田野之网草,呈百家村民之祈愿。”网龙的传统制作采用麻网、竹木、草叶、绳缆等原材料,经绘图、扎架、编织、连接、贴朴、合成等项工序,即先用竹篾为龙头、龙尾、龙角(现时多为鹿角)扎架,取经染色的稻草、厚纸贴朴龙腮、龙鼻、下颌,细麻做须,木球作龙眼,竹板雕作龙牙,绳缆拥扎龙脊骨架,渔网拼接相连作龙身,大块椰叶、莞草编扎龙尾,并在篾笼中间插竹杆作龙把,传统大网龙长25-30米,小网龙长15-20米,约9-15个把位。现时网龙扎作保留传统的基本……[详细]
雷州石狗习俗
  雷州石狗习俗就是把石狗作为“守护神”、“吉祥物”加以供奉的地方习俗。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的中部,是环北部湾地区“石狗文化圈”的重要发祥地。雷州古属骆越之地。骆越族的“盘瓠蛮”部落曾在这里聚居,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图腾(俗称“石狗”)作为崇拜物。秦灭百越后,汉、越民族的融合,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习俗在雷州得以传承与发展。南朝时雷祖陈文玉“狗耳呈祥”的诞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及唐代时佛教的传入,宋元时期的南迁闽人道教符法的影响,丰富了这一习俗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雷州石狗习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多元信仰内涵及鲜明的区域特征。雷州人普遍在门口、村口、路口、水口、庙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遇有红白喜事时拜奉。主要内容有向石狗……[详细]
徐闻罗卜戏
  罗卜戏是广东省徐闻县新寮岛牛路村为庆贺雷首公生日而献演的一出戏。它是由村民自编自演,戏服,锣鼓八音均为自备,没用戏台,在宫庙里就地演出。从这一点来看,它是原生态的。是从建村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年一度(正月廿八),也不外演,故不成为地方戏种。演员只有六个,分别扮演土地公,土地婆,书生,观音,路人,老虎,唱腔以雷州话歌为主,有时又兼海南白哉戏腔。因此社戏系明代时由一叫罗卜的书生首创,后人便称为罗卜戏。……[详细]
湛江人龙舞
  广东省东海岛东山镇东山圩村的人龙舞素有“东方一绝”的美称。表演时,几十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均穿短裤,以人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在锣鼓震天、号角齐鸣中,“长龙”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劲摆,一如蛟龙出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显现出独特的海岛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东海岛乃至雷州半岛经久不衰的民间风俗和大型广场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春节、元宵、中秋佳节和一些重大喜庆节日,东山圩村必连舞几个晚上“人龙”,东西两街户户张灯结彩,家家倾巢而出,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据艺人传说,人龙舞大约始于明末,被清军打败的明军撤退到雷州半岛和东海岛,适逢中秋,地方百姓为鼓舞明军士气,编排了这个舞蹈。此后人龙舞便在这里流传开来,至清乾嘉时达于鼎盛。人龙舞是东海岛特殊社会历史因素与地域自然条件的产物,它将古海岛……[详细]
雷州过火海
  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是雷州白沙镇东岭村的年例,过火海是该村的一大民俗;过火海是雷州半岛的一种年例敬拜神灵祭祀活动的一种民间傩技习俗,具有惊险神秘、参与者众、场面壮观等特点。它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是原始宗教的一种祈福仪式。仪式一是“点火”,将湿木柴烧成炭堆(即“火场”);二是“叼犁头”,即由主仪者用“法剑”从“火场”中挑出通红的铁犁,用牙叼住后,绕“火场”进行巡走表演;三是“下火”,即由主仪者引导村民赤脚快速踩过火场,直到将炭堆踩平;四是“取火”,即由家长将“火种”带回家“点灯”祈福。……[详细]
高台狮子舞
  中国民间舞蹈,也称舞狮、狮灯等。《汉书·礼乐志》中记有象人一词,据三国时魏人孟康注释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可见汉魏时期已有狮子舞的雏形。唐代以后,狮子舞被引入宫廷,作为燕乐中的一个内容,名太平乐,又名五方狮子舞。《续文献通考》记有明孝宗弘治三年秋,召各番使入内看戏狮子。狮子是人民心中吉祥的化身,寄托着人民消灾除害、吉祥如意的愿望,因此每逢年节喜庆之日都要跳狮子舞。两人合作,身披假狮皮,一人扮狮头,一人扮狮尾,俗称太狮;一人披狮形扮狮的俗称少狮。引舞的人,扮成武士、狮子郎、大头和尚等,手持绣球、拂尘、蒲扇等不同道具。在大鼓、大锣、唢呐及笙管等乐器的伴奏下,引舞的引着太狮、少狮等上场起舞、场面壮观热烈。唐代狮舞俑狮子舞分文、武两类。文狮重表演,有抢球、戏球、打滚、舐毛、搔痒、洗耳等风趣动作;武狮重……[详细]
遂溪醒狮
  遂溪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200多年来,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遂溪县因势利导,加强组织、积极扶持,全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空前活跃。去年,该县先后3次举行规模大、档次高的歌舞醒狮表演活动,并多次组织醒狮团参加市、省以至国际性的民间醒狮表演赛。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曾先后两次到该县拍摄民间醒狮活动并作专题播出。到目前为止,该县民间醒狮团有255个,其中高桩狮28个,地狮227个,队员10045人,其中尤以黄略文车、许屋的醒狮队水平最高。这支队伍,活跃在我市城乡乃至广西、海南等省区、市和国际舞台。苦练功跃向世界近年来,该县各醒狮团为了提高表演技艺,苦练“狮”功,在高难度技巧上不断突破,向高桩表演发展,特别是该县的文车、许……[详细]
吴川“舞貔貅”
  舞貔貅又名“紫薇降貔貅”。相传,古代有一猛兽貔貅常危害村民,后被神童紫薇用计降服,自此造福人间。近年,表演上增加了四层人塔的“貔貅上牌山”,更显气势恢宏,引人入胜。……[详细]
沈塘人龙舞
  沈塘人龙舞是一种人体造型的娱乐性舞蹈艺术,明·嘉靖五年(1526年)在沈塘圩始创。初为当地群众即兴性的娱乐舞蹈,后演变为中秋节月圆之夜狂欢的传统节目。明清时期,人龙舞曾盛行于雷州府三县九所。现分布于雷州市沈塘镇沈塘圩。据传,嘉靖五年(1526年),当地富商陈仕恺为了方便周边群众,促进当地商业贸易,遂投巨资兴建沈塘新圩,并承诺按市价收购圩日(三、六、九日)里未售完的货物,以保护商贩利益。因此,沈塘圩的市场得以建立和发展。当地群众为了感谢陈公这一善举,并表达内心的喜悦,便在街上聚集欢庆,载歌载舞。成年人激动起来,把小孩抬上肩膀并卧置其肩,一个接着一个,组成人们期盼中“龙”的形状,满街狂舞……形成了沈塘人龙舞雏形。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记载:“舞龙者,前一人为龙头,后为龙尾。次一人直卧,手……[详细]

全部湛江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