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市民俗文化

延安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气象万千的黄河奔流到黄土高原,弯了大大的一个弯,圣贤们就在这大弯里留下了九曲黄河阵。九曲黄河阵是谁留下的?有人说是《封神演义》中云霄、琼霄、碧霄摆下的黄河阵;有人说是姜子牙摆的军事阵图演化来的;还有人说九曲是元始天尊的太极图,普及到正月社火活动中,演绎成九曲黄河阵了。黄土地上,转九曲是最出彩的一出戏。传说九曲可以消灾免难、开运生祥,八十老转了九曲都可以活到九十九,所以一到时间,十里八村,芳邻远亲都……[详细]
  转九曲,俗称观灯。是在特定或固定的时间、地点、图形方陈中进行观灯转游的民间娱乐活动,具有很高的雅趣和风味。据说转九曲还可消灾免难,永驻太平,会给人们带来吉利和平安。因此,陕北高塬特有的转九曲活动历久不衰,深受民众喜爱和参与。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种植的各种粮食作物从底到顶都结满果实,粮食很容易得到。久而久之,人们对粮食不再珍惜,甚至极度浪费谷菽。不珍惜和浪费的行为使玉皇大帝脑羞成怒,一把将谷物抓……[详细]
  踢场子:表演都4-8人不等,男女各半,锣鼓声起,男角奔腾跳跃,热烈豪放,女角舞姿潇洒、情趣娴雅。鼓点停落,一人领唱秧歌,其他伴舞,和唱尾声。二鬼打架:本节目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驻瓦窑堡的抗大学员编创。由一人表演,道具为一个木框,上扎两个傀儡。表演时将木框固定在表演者被上,背上傀儡左旋右转,犹如打斗、形态逼真。打腰鼓:内容颇多,多演<张良卖布>、<小姑贤>等。建国后,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编写……[详细]
  境内道情音乐以县城瓦窑堡为界分东西两路。东路道情(由绥德米脂传入,也称嗨嗨腔)演唱过程中衬词多,节奏明快夕情绪轻松活泼夕热烈奔放。西路道情(亦称西凉调,由甘肃、宁夏传入)曲调悠扬文雅,节奏舒缓,呈现山歌情趣。遭情曲脾多,能够满足一些戏剧故事的表演。(子长道情一般依起板一开场的一引子或大过门)一一正本——结尾次序进行。曲调以“十字调”,“冒凉腔”,耍孩调”为主,在曲艺中多单独使用,有时为了新颖和唱词……[详细]
  境内秧歌起源于元代,为人们劳作之余即兴作乐的一种方式,经历代演变,发展为男女混合演出,并有伞头领唱的独特艺术形式。秧歌队在扎场时,可组成各种图案,有“躁四门”、“卷菜心”、“蛇抱九颗蛋”、“秦王乱点兵”、“十二莲灯”,“串钱龙”等种。过街秧歌有“双辫蒜”、“蛇蜕皮”、“扭麻花”等。秧歌队中多有“蛮婆蛮汉”、“大头娃”为秧歌队压阵。秧歌表演,除过街及扎场的大秧歌外,多演小节目。小节目有舞蹈、秧歌剧、……[详细]
  子长境内剪纸起源于元代,为民间娱乐的一种形式。昔时富豪人家每逢喜事,便动员家人剪花、草、鸟、木等,张帖于窗户、墙壁,以烘托喜庆气氛,民间则以自己的想象成各种图样,用以自娱。经漫长的历史演变,迄今已成境内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作品粗犷古朴,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除窗花外,每逢喜庆节日,剪“龙凤呈详”、“双喜字”等以示庆贺。……[详细]
  吴起泥塑艺术是中国陕西地区一种古老常见的汉族民间艺术。它的产生及形成的时间可追溯到两汉时期,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样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内容介绍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详细]
  子长秧歌的最早形式是庙会秧歌,俗称老秧歌。每逢春节,由庙会会长选择伞头,组织秧歌排练。正月初二(也有初七、八的)“起秧歌”前,先由会长率领秧歌队拜庙,借此驱恶逐邪,求得当年风调雨顺,人人平安。经千年沿革发展,它已构成以民间舞蹈为主体,集民间音乐、美术、工艺、戏曲、文学、杂耍、拳术等为一炉的综合民间艺术。挨家挨户拜年,俗称“排门秧歌”或“沿门秧歌”。据说,秧歌队到了哪家,哪家便可除灾灭祸,可保四季平……[详细]
  延长梆子鼓的发祥地在本县张家滩镇的下磐石村和黄河古渡马头关一带。下磐石村有一座建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回音寺,它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了,还有一棵与回音寺同龄的老槐树,村人多为郝姓,老槐树所在地是郝姓人家的祖坟;众所周知,马头关是千年古渡,那雄浑壮观的黄河水,那荡气回肠的船夫调,那女神曹娘娘的动人传说,一一这些,足可把马头关撰写成一部神奇的大书……其余不论,仅从下磐石村历经苍桑的回音寺、老……[详细]
  甘泉莲花灯,民间舞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甘泉莲花灯是节日喜庆秧歌的一种,舞蹈和配乐形式较为固定,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程式,舞蹈者女手持莲花灯,男手持鱼纹灯,以代表女性阴柔的莲花和代表男性阳刚的鱼为吉祥象征。艺术风格颇有汉唐时期的宽广雄厚,又融合了鱼米之乡的委婉细腻。在表演形式上,分为“走灯”和“跑灯”两种。莲花灯古称莲花舞,亦叫舞莲花,是一种源于隋唐宫廷娱乐的舞蹈。最初在隋炀帝于府村修建……[详细]
  黄陵麦秸画又称麦杆画,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和陕西黄陵麦秸结构应归为一类的还有刨花画,棉絮画。其主要是利用麦杆刨花等的自然光泽、纹理以及其特有的延展性、柔韧性,在民间艺人的精妙构思,精心创作下,经过十几道工序加工制成。主要用于装饰家居,美化生活。有字屏和画屏两种形式,其制作工艺考究、构图简单、线条流畅。制作过程选料:麦杆的采集主要是在麦子成熟后进行。要选择相对较为粗壮且光泽明亮没有破损的麦子主杆……[详细]
  黄陵抬鼓”也称“龙鼓”,是具有鼓乐和鼓舞两种风格特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是黄陵祭祀活动和秧歌社火中常用的大型打击乐舞。“黄陵抬鼓”形式独特、特点明显,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其小抬鼓鼓面直径约45公分,鼓外形厚度约30公分,两根木棍横穿鼓梆,梢端系两条吊带,表演时两人同抬同打。中抬鼓鼓面直径约80公分、鼓外形厚度约50公分,装饰与小抬鼓相同,表演时两人抬一人打。大抬鼓鼓面直径约150公分、鼓外形厚度……[详细]
  鄜州飞锣,也称富县飞锣,是陕西省富县的汉族民俗舞蹈艺术。鄜州飞锣能够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是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鄜州是陕西富县的古称,得名于唐,因飞锣这一种汉族民间艺术流传甚广,并起源于唐代的鄜州之地,鄜州飞锣因此得名。鄜州飞锣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飞锣,原名马锣,流传于富县交道塬一带。为古战场收兵的信号,也是战士在庆贺胜利时的一种……[详细]
  陕北混源道歌是明清以来混源教在陕北地区长期流传过程中,自诵经宣卷中衍生并独立出来,由“忌口人”(农民经师)掌握和传承的一种歌唱艺术。陕北混源道歌随同传承它的农民“忌口人”,曾广泛分布于陕北大部分县乡村庄。在陕北文化生态环境中生发为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混源道歌的历史渊源】自唐以后,中国出现三教合流趋势;北宋时从道教中产生了“混源道”,明代时其中一支形成“混源教”。……[详细]
  宝塔山的传说以宝塔山为依托,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对勤劳勇敢和正直善良精神的追求和崇敬,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北宋时改名为“嘉岭山”。因山上有宝塔一座,故通常称为宝塔山。陕西省延安宝的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宝塔为宋代建筑,平面八角形,高约44米,塔基周长36.8米,共九层,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辟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