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
>
桂林市民俗文化
桂林市十大民俗文化
广西
阳朔县
平乐
全州
龙胜
灌阳
恭城瑶族自治县
临桂区
兴安
灵川县
永福
资源县
七星区
雁山区
荔浦市
秀峰区
叠彩区
象山区
全部桂林市民俗文化
桂林市地名网
[移动版]
1、
宝石工艺画
宝石工艺画广西宝石研究所开发生产。是宝石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器。以绚丽多彩的各类宝石为原料,切割抛光,显现其原有色泽,运用中国画、西洋画技巧,根据宝石的形态,表现山川景观、花鸟人物、民俗风情,制作成各种不同规格的柜式挂件、盘式、花瓶式和屏风式摆件。画面瑰丽,具有浮雕立体感和丰富表现力。1991年获全国“七五”星火成果博览会金奖。除供应来桂旅游者外,还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详细]
2、
关公文化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二,传说是三国名将关公的寿诞之日。这一天,恭城瑶族自治县及周边县市的数万群众云集恭城武庙祭祀关帝爷,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支民间文艺队伍参加关帝巡游表演,将关公文化节活动推向0。县城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来自县内外的各地游客争相一睹关公巡游的盛况。当地群众在巡游途经街道设立了11个祭祀码头,摆下猪、羊、鸡、鱼、蛋、酒水等丰盛的祭品。当关帝抵达码头,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长者宣读祭文,歌颂关帝的忠义仁勇,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恭城关公文化节原系恭城民众为纪念三国名将关羽自发组织的民间纪念活动,1995年约定“一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1998年正式定名“公关文化节”。恭城县城完整地保存了一座始建于明万历癸卯年(1603年)的关帝庙,距今已有40……
[详细]
3、
桂林米粉制作技艺
米粉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桂林米粉历史悠久,其兴盛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老桂林城,并因抗战时期大量外地文化名人和民众的到来和离去得以广泛传播。桂林米粉以桂林各县所产大米及流经桂林境内的漓江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以城区老店历史传承配方熬制的卤水为灵魂,以卤味粉流传最广。相传在秦朝时,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军经桂林南下攻打岭南。因为军中北方将士众多,吃不惯南方米食,所以将士们食量锐减,部队士气低落。为了保障军队正常行军,秦军将领想出办法,“南粮北做”,把大米加工成与面条的形状、口感类似的食品,受到将士们的欢迎,桂林米粉的雏形由此形成。由于长时间在南方丛林中行军,水土不服,许多秦军将士中暑、感冒,患上了疟疾等疾病。军中医生为了给将士们治病,将传……
[详细]
4、
中元节(资源河灯节)
中元节(资源河灯节),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资源河灯节源起于资江水道的航运,由中元节而来,是祭祀先祖的一种仪式,也是对遇难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独特悼念行为。它记录了资源县人们的生活方式,记载着资江水道河工的生存状况,也记载了这条水道的航运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资源河灯节的放河灯有祭祖、制灯、放灯、许愿等一系列的民俗行为,既有中元节的民俗特点,又融合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特征。资源河灯已由放“敬神灯”“莲花灯”“粽子灯”发展到放“龙灯”“宫灯”等各式河灯,增添了观赏趣味,成为中元节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申报的中元节(资源河灯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122。……
[详细]
5、
闹春牛
“闹春牛”是侗族地区的传统,以迎接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是侗家新春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龙胜的侗族民众中,“闹春牛”民俗活动已经流传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闹春牛”也叫“舞春牛”,队伍走向各家各户,每到一家堂屋,主人都会热情地摆出香茶,热情迎接,祈求六畜兴旺。同时,这也是侗族人民对“神牛”的敬奉。在广南村,“闹春牛”内容丰富,气氛欢快热烈。既有做各种农活的模拟动作,如犁田、耙田、扯秧、插秧、耨秧、打谷、挑禾把等,又有妇女们身背小孩捞虾捕鱼、泼水嬉戏、山歌对唱、木叶伴歌等嬉闹场面。“春牛”由健壮小伙舞动,一人耍头一人耍尾,后面跟着扶犁耙的和敲锣打鼓的。此外,有青年男女打扮成背竹篓和挑担背箩的农夫农妇,撑伞梳辫- 脸,外加歌手两人,总共10-20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闹春牛”队伍。与舞狮队伍……
[详细]
6、
恭城桃花节
位于桂林恭城西岭乡,春季节,-菲菲的桃花,沾带晨露,漫山遍野地绽放,这是恭城最美丽的季节,桂林恭城桃花节就在这片粉红色的天堂中举行,届时,美丽的瑶族少女将在桃花树下舞歌起舞,青山碧水环绕的世外桃源中,春风弄忮头,人面桃花相映红。每年年2月26日-3月20日桃花节期间活动:1.游十里桃花长廊;2.观文物古迹,赏田园风光;3.观赏民族风情表演;4.山歌擂台赛;5.知青回眸文艺演出;6、品瑶乡风味美食恭城西岭近年来已经成为桂林春季旅游的一个品牌,每年一开春都吸引无数游客到达恭城西岭踏青、赏花,并可欣赏到瑶族绝活和山歌。……
[详细]
7、
灌阳农具节
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农具节在广西多个地区普遍存在,其中以灌阳县的“二月八”农具节历史最为悠久。这个由“赶庙会”演变而来的传统节日,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沿袭千年。 “二月八”起源于黄关镇的云台寺,该寺规模宏大,是桂北和湘南有名的寺庙,与湘山寺齐名。全真法师曾于寺中弘扬佛法,由于他德懋寿高,远近都尊称他为“无量寿佛爷”。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无量寿佛爷的生辰,这天佛法最灵,有求必应,就连所买的农具也经久耐用。 以前每年二月八,桂湘边境的善男信女云集云台寺,焚香化纸,求神拜佛。此时正值春耕春播时节,各地商人便借机进行各种农具、农产品的交易,如犁、耙、扁担、箩筐等,逐渐形成集拜佛、商贸、观光于一体的盛大庙会。四邻八县参与的信众客商逐年增多,农具生意也随之兴旺起来,赶庙会逐渐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具……
[详细]
8、
山水画
到桂林,最普遍的旅游纪念品就是中国的山水画。除了山水画,在桂林旅行还可遇见的旅游纪念品有傩面具、绣球、苗绣、工艺蜡染、壮锦、工艺纸伞、木雕等。桂林山水是中国画的重要素材之一。中国的绘画技法多为写意,以表征意境为主。作为东方艺术的象征,中国画、中国书法、金石篆刻与陶瓷、民间剪纸、丝绸制品、服饰及画帛等一起,成为到中国旅游的必购纪念品。……
[详细]
9、
月柿节
月柿节始于2003年,举办时间为每年中秋节至春节期间。月柿节举办地点在莲花镇红岩旅游景区,景区内设有主会场。届时,在会场举行开幕式,随即举行大型歌舞表演,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歌唱家登台表演,同时举办经贸洽谈以及各种民间竞技活动。游人们在欣赏精彩歌舞节目的同时,可领略浓郁的瑶族风情,品尝独其特色的瑶乡风味小吃。……
[详细]
10、
灌阳二月八农具节
在桂北灌阳地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人们都要去县城赶集,购买新一年所需要的农具及部分小家具。这一天,赶集归来的大人们还不忘给家里的小孩带上一些小玩具,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叫叫”,一种类似于喇叭的木质口哨,外表被商贩染成鲜艳的颜色。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种“叫叫”只要几分或一毛钱一个,二月八那天,街头的小孩几乎人手一个吹着玩,这边响罢那边又响,街上煞是热闹。而如今的灌阳,二月八已经难觅这种传统“叫叫”,取而代之的是塑料制的小喇叭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二月八被灌阳当地政府冠名为“农具节”。记忆里,老家灌阳二月八其实就叫二月八,不过确实是跟农具有关,所以有关部门称之为农具节也很贴切。为了拉动旅游,提升知名度,当地政府这几年将二月八打造成了旅游节,还不惜重金请来了一些明星助阵。据说,灌阳“二月八”农具……
[详细]
全部桂林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