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民俗文化

苏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是运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的地方曲艺,亦称“说书”。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江、浙、沪地区。苏州评话亦称“大书”,只说不唱,通常一人表演,注重说、噱、口技和起角色,借助醒木、折扇和手帕等道具制造气氛或演示神形,表演时讲究“精、气、神”。苏州弹词,亦称“小书”,有说有唱,以说表为主,讲究语音、语气和语调的变化运用,注重用词的精确生动,上手弹三弦,下手弹琵琶。清代中叶就形成了“陈调”(陈遇乾)、“俞调”(俞秀山)和“马调”(马如飞)等三大弹词流派唱腔,到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24种流派唱腔。苏州评弹讲究“一人多角、跳进跳出”“未来先说、过去重提”等手段,运用特有的“六白”、做功(动作表……[详细]
2、昆曲
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明代初年在昆山地区形成了“昆山腔”,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及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形成委婉细腻、流丽悠长的“水磨调”风格,昆曲至此基本成型。梁辰鱼将传奇《浣纱记》以昆曲形式搬上舞台,使原来主要用于清唱的昆曲正式进入戏剧表演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影响。万历年间,昆曲从江浙一带逐渐流播到全国各地。明代天启初年到清代康熙末年的一百多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清代乾隆年以后,昆曲逐渐衰落下去。新中国诞生以来,昆曲艺术出现了转机,国家先后建立了7个有独立建制的专业昆曲院团。目前昆曲主要由专业昆曲院团演出,有关演出活动多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等地。昆曲是一种高度文人……[详细]
3、苏绣
苏绣
  苏绣,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刺绣技艺总称,主要分布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地,其中,苏州地区最为集中。​​​​​​​苏绣历史悠久,据刘向《说苑》记载,西汉时吴地已“有绣衣而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明代,苏绣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至清代,苏州被称为“绣市”。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苏绣形成了独特的技艺术语和一套完整的绣法技艺体系,主要分为平绣、乱针绣、虚实乱针绣、双面绣、双面三异绣和发绣六种,针法有九大类四十多种。自明以来,苏绣大师辈出,有重大影响的技法传承包括传统细绣、以沈寿为第一代的仿真绣和以杨守玉为第一代的乱针绣。原料主要有底……[详细]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古琴艺术扩展(虞山琴派),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扩展项目。主要流传于常熟周边包括苏州各县区。自明末清初严天池创立“虞山琴派”以来,四百年来盛传不衰,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古音正宗”。之后,徐青山、吴景略等虞山派古琴大师为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成为中国第一个有代表人物、代表琴谱,还有理论纲领和地域特色的琴派。虞山琴派的琴风以及其杰出的理论建树,对明末及有清一代的琴家、琴派、琴谱风格及琴乐美学思想等方面,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虞山琴派,追求气韵生动和琴乐的精神本质,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音”和道家的“大音希声”音乐观,使动美与静美交相辉映,形成了“博大和平,清微淡远”的琴风。之后,虞山“吴派”深得虞山派精髓,加上江南民间……[详细]
桃花坞木刻年画
  从传世的文物来看,木刻书籍和木版画差不多是同时产生的。起初,木版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即绣象画。木版画单独印行成为年画,大约是到宋代才出现的。苏州年画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时被称为“姑苏版”年画。最早的年画传说是唐伯虎作的《风流绝畅图》。清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质量、销量空前提高,当时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分设在阊门外山塘街一带,也有部分设在桃花坞报恩寺一带,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行销江、浙、鲁等地,并远达南洋一带。于是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我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的中心。当时苏州年画铺的名称,现在还留存在画面上的,前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吕云林”、“陆福顺”、“墨香斋”、“春源”、“季祥吉”等;后期有:“王荣兴”、“陈同盛……[详细]
6、吴歌
吴歌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口口相传,代代相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吴歌源远流长,《楚辞·招魂》即有“吴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吴歌编入《清商曲辞》的《吴声曲》。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成《山歌》、《挂枝儿》。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歌谣运动,《晨报副镌》于1920年起连载吴歌,其后陆续出版了《吴歌甲集》(顾颉刚)、《吴歌乙集》(王翼之)、《吴歌丙集》(王君纲)、《吴歌小史》(顾颉刚)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辑成《吴歌丁集》(顾颉刚辑、王煦华整理)、《吴歌戊集……[详细]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生活在苏州以东吴县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服饰,她们以梳愿摄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裆裤、柬倔裙、裹卷膀、着绣花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服饰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获得了苏州“少数民族”之称。水乡妇女很重视愿摄头的梳理和装饰,她们在乌黑的头发、硕大的发留、众多的饰品之外,辅以精美的包头巾和服饰,显示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端庄秀美。其服饰的地方特色非常浓郁,传承性相当稳定,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年龄的差异和礼仪的需要,其服饰也会发生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说,春秋季节服饰的特点最为突出。春秋季水乡妇女服饰上装以拼接衫为主,面料多用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等,色彩对比鲜明,鲜而不艳、艳而不俗,几种色彩的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拼接、滚边、纽攀、带饰、绣花等装饰工艺……[详细]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丝竹乐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详细]
乾泰祥绸布
  乾泰祥丝绸有限公司创始于同治二年(1863年),是苏州商会的第一批成员,中华老字号。地处观前街中段的乾泰祥绸布商店,是苏州绸布行业中的百年老店。乾泰祥创办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苏州商务总会绸缎业14户名册中记载:乾泰祥,玄妙观东……。有关乾泰祥创办时的记载虽不多,但这家观前老字号在苏州同行中早已闻名遐迩。乾泰祥丝绸有限公司创始于同治二年(1863年)。是苏州商会的第一批成员。开业伊始是坐落于宫巷口的一开间小店,由周以漠独家出资。1923年“协记”老板姚氏等人盘下乾泰祥,1924年翻建扩大了营业面积,1929年观前街拓宽,乾泰祥再次翻建,拆迁了五间店面,耗资五万银洋建成八开间三层钢骨水泥楼。直至1999年3月观前改造拆除,迁至大成坊口。一百多年以来的经营历史……[详细]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据古籍《金砖墁地》记载,金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又因金砖制成后要运至北京的京仓,以供皇宫专用,故又有“京砖”之称。金砖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千百年来,此地村民专以烧窑为业。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明宫中特地派出1到苏州陆墓(现陆慕)监制金砖。由于陆慕镇的黄泥适宜制坯成砖,且做工考究、烧制有方、技艺独特,所产金砖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所以永乐皇帝赐封陆慕砖窑为“御窑”。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门城楼所铺设的就是御窑金砖。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制、窨水、出窑、打磨等。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详细]

全部苏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