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产谚语,连云港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连岛渔业生产谚语是连岛海洋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独具口语化、地方化特点的连岛渔业谚语和气象谚语,语句简练,艺术性强,是连岛渔民多年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是劳动人民间的智慧结晶,其中有许多谚语成为人们指导生产、观天测海的传世经典,成为人们驾驭海洋、掌握天象的一种本领。诸如“鱼行一条线,船行八面风”、“抢风头、赶风尾,没风没浪看流水”、“鱼鸟不失信,潮水不等人”等谚语,都是渔民海上航行、捕捞中的经验之谈。有的气象谚语至今还是人们自测气修的一种简便方法,诸如“早霞阴晚霞晴”、“晚看西北黑明天多是风雨日”、“大旱东风不下雨大涝西风不晴天”等等,这些以物修来预测气象的谚语,在旧时缺乏现代科学手段的渔村,是一种朴素而又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经验总结。渔业生产谚语是地方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长期流布在广大渔民中,有着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是地方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的渔业生产谚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从连云港地方的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出,连云港的渔业生产至少可以追溯的石器时代。连云港的大贤庄旧石器时期遗址、桃花涧新石器时代遗、藤花落氏族社会龙山文化遗赴中均出土渔业生产工具和贝币的文物。在秦汉以来的生产、生活中,连云港当地的渔民长期在海州湾区域捕鱼、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特别是在海上作业,气候变化无常,生产环境艰苦,他们乐观面对,克服困难,并用适合自已文化生态的谚语形式保留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宝藏。渔民生活谚语有“十月沙光赛羊汤,八月沙光软丢当。三月沙光满滩撩,四月沙光又还阳。”这是渔民吃沙光鱼时需要掌握的技巧。“养得一塘鱼,顶上半仓谷;”“海驰金银插住蒿,看你会捞不会捞;”“渔家靠海边,不用问神仙;”“家住大海边,多尝多少鲜;”“要知海上事,须问打鱼人。”潮汐自然谚语有潮汐歌。内容有“庄稼人看天,打鱼人看潮;”“一时风行一时船,一阵潮水张一潮网;”“衬一十五潮,天亮渤遥遥;初三潮十八水,二十两边鬼一鬼;初四十八潮,头更海涨潮;初五十九潮,天亮落半潮;一十两头空,潮满正当中;二十二三,天亮海底干;二十五六,早饭刚吃潮上流;二十七十二鸡打鸣,潮到海边天大明;二十九十四潮水旺,打坏渔网剩条纲;一潮迟三刻,三潮迟顶黑;老大不识潮,害苦伙计了。”天气谚语有“海上孩子脸,一天十八变;”“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霞阴,晚霞晴;”“晚看西北黑,明天多是风雨日;”“六月北风当时雨;”“大旱东风不下雨,大涝西风不晴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